《建筑材料》复习题集绪论一、单选题1、建筑材料课程的任务是以掌握常用建筑材料性能为(A)的基本知识进行教学。A、核心B、重点C、中心D、主2、建筑材料的费用,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D)以上。A、35%B、40%C、45%D、50%3、目前主要建筑材料都有统一的(B)。A、技术规程B、技术标准C、技术规范D、技术性能二、多选题1、建筑材料课程主要内容涉及材料的(ABC)与性能的关系。A、组成B、结构C、构造D、应用2、我国目前的技术标准,划分为(BC)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A、部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国际标准三、判断题1、材料检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抽取试样中要抽取的数量符合规定,其检验结果应具有代表性(×)2、一种材料的检验和评定,一般都只有一个标准、规程和规定(×)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一、单选题1、材料在(C)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A、天然B、自然C、绝对密实D、一定疏松堆放2、材料在(B)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表观密度。A、天然B、自然C、绝对密实D、一定疏松堆放3、(C)是散粒状材料在一定疏松堆放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A、密度B、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D、压实密度4、材料中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定义的是(C)。A、空隙率B、密实度C、孔隙率D、填充度5、散粒状材料,在一定的疏松堆放状态下,颗粒之间空隙的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称之为(A)。A、空隙率B、密实度C、孔隙率D、填充度6、堆积密度为1300kg/m3,的砂子,需40m3,含(C)吨。A、51B、50C、52D、537、材料因外力所具有抵抗变形不致破坏的能力称(D)。A、稳定度B、刚度C、硬度D、强度8、外力(荷载)作用的主要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压和拉B、扭转C、弯曲和剪切D、耐久性9、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变形能完全消失,这种变形,人们称之为(C)变形。A、柔性变形B、脆性变形C、弹性变形D、塑性变形10、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有形状,仍保留的变形称为(D)变形。A、柔性变形B、脆性变形C、弹性变形D、塑性变形11、材料在水中所能吸足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时质量的百分率表示材料的(B)性质。A、吸湿性B、吸水性C、吸潮性D、水硬性12、材料长期受饱和水作用,能维持原有强度的能力称为(A)。A、耐水性B、耐久性C、耐热性D、耐冻性13、长期处于水浸泡和高湿度环境下,一定要考虑所用材料(A)。A、耐水性B、耐久性C、耐热性D、耐冻性14、材料抵抗有压力水的渗透能力,称为(B)。A、抗冻性B、抗渗性C、抗碱性D、抗酸性15、(A)是材料饱水后,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A、抗冻性B、抗渗性C、抗碱性D、抗酸性二、多选题1、材料在不同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分别用(BCD)表示。A、强度B、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D、密度2、材料孔隙率的(ACD)等是材料构造的重要特征,关系到材料的一系列性质。A、大小B、多少C、粗细D、形态3、绝对密实体积与自然状态体积的比率,定义为材料的密实度,同一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之和为1。计算孔隙率的公式是(ABD)。A、ρ%100ooVVVB、ρ%100)1(mppmoC、ρ%100m1opmpD、ρ%1001ppo4、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因堆放的疏松状态不同而不同,故堆积密度又有(BC)之分。A、散堆密度B、松堆密度C、紧堆密度D、聚堆密度5、材料抵抗外力的能力称作强度,由于外力的形式不同,材料所对应强度有(ABC)等。A、抗压强度、抗剪强度B、抗拉强度C、抗弯(折)强度D、抗渗强度6、材料的(BCD),决定了材料所具备的强度性质。A、组分B、成分C、结构D、构造7、用弹性模量表示材料的弹性性能,用作衡量材料抵抗变形性能的指标。弹性模量是(AD)的比值。A、应力B、外力C、变形D、应变8、材料吸水后,原有的(ABC)性能会发生改变,甚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A、强度降低B、表观密度加大C、保温性变差D、孔隙率加大9、收到含水率5%的砂子500吨,实为干砂(B)吨,现需要干500吨,应进含水率5%的砂子(D)吨。A、475B、476C、524D、52510、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越大时,它的孔隙率越(B)该差值为0时,说明该材料的构造很(C)。A、小B、大C、密实D、松散11、已知卵石的密度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