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核对于衡量投资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及投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加强工程的造价预结算审核,避免工程造价管理混乱的现象,进而提高其预结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建筑工程建设工程造价预结算对于工程的项目投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控制、审核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有利于提高预结算编制工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避免出现工程造价紊乱的现象。现就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1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1.1工程预算定额不健全大部分建筑工程在进行造价预算编制时,由于参照定额标准时,未将工程地域、工程施工技术等因素计入预算编制中,极有可能出现高套定额或错套定额项目,致使其预算定额编制准确性不高。1.1.1高套定额。当预算定额由于使用较低标准,而套用高标准的定额时,容易导致工程预算增加,高套定额使得整个工程的预算编制工作准确性降低,而且加大了工程的总预算。1.1.2套高定额项目。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为通过将施工成本高套,即以小套大,通过将较低成本转化、套取高定额,将施工单位的利润提高,进而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1.2预算定额存在偏差一方面,由于预算定额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预算定额的计算方法有误,致使工程的预算定额存在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众多,包括工程的建筑材料价格、市场实际行情、价格变化、工程价格等因素,容易导致预算金额偏高,进而使得预算定额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差。1.3工程量计算不准确1.3.1工程量抛高计算。当前,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的结算编制工作时,由于抛高计算工程量而使得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一方面,施工单位在编制、计算工程量时,由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素质不高,加上施工单位缺乏相关工程量编制的标准及规章,导致工程量编制出错,甚至出现抛高计算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互相推脱责任,不愿进行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编制与计算,因而施工单位钻空子将工程量抛高计算,导致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量准确性不高,影响了工程量的真实性。1.3.2重复计算工程量。部分施工单位工程预结算员在进行工程量计算及编制的过程中,由于重复计算工程量,将部分已计算入定额项目中的工程量重复计算,而导致预结算的编制不准确、不适当,导致工程量重复计算,准确性降低。1.4材料价格管理紊乱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建筑市场随着经济、科技业飞速发展,导致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加上材料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据的比例极大,致使工程造价控制得不到有效管理。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材料一部分是由建设单位采购,一部分由施工单位采购,导致建筑材料的价格差异较大,材料价格管理紊乱。2解决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的对策分析2.1建立健全的预结算审核管理体系一方面,结合建设施工单位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主要由预算决策与规划部门、预算组织与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部门及预算考评部门构成。首先,预算决策与规划部门作为整个预算管理体系的核心部门,负责预算管理活动的总决定工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总部,由施工单位的董事会人员组成。其次,预算组织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分配与协调的工作,由施工单位的各部门经理组成。再次,预算执行部门主要负责各部门自身的预算编制以及在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编制由施工单位中各基础负责人组成。最后,预算考评部门主要负责将预算编制、执行、成果进行考核,尤其是对预算成果在施工工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考评,由财务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组成。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真正落实到施工工程之中,确保预算管理应用于建设施工工程上。另一方面,结合建筑工程的预结算定额体系及与当地施工水平、市场需求相适应的预算编制,建立健全的预结算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应当在进行工程预结算时与工程地域分布、工程具体情况等综合因素相结合,进而制定适当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