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传承满族文化风起风落黑水在,花落花开白山雄。且待春雨润桑梓,满日华锦耀长天。触摸满族,融入来自白山黑水一样旷达祖先的博大精神,走入满族的细腻灵魂深处,是震惊、是峰回路转、是⋯⋯所有的这些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觉,这博大的文化现如今却很难找到她美丽的踪迹。拯救、追溯、传承满族文化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我校推行满族风情进校园的思想起点。一、挖掘满族的历史渊源。满族的历史,对几乎被百分之百汉化的我们来讲,已被历史的风尘洗涤将尽,在我们尚存微薄的印象中,满族是彪悍的、文化贫瘠的游牧民族,抑或是在电视剧中了解到的满人的无能与腐败,而对于她彪悍中凝练的灿烂文化,以及以五万人统治中原的历史内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空白,而这些恰恰是满族这个伟大民族的魅力之所在。针对以上的情况我校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追溯:1、民族起源;2、开国精神(包括学习进取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包容团结精神、不断创新精神);3、满族文化(包括体育、服饰、文学作品、民俗、神话传说、文字书法、艺术品等);4、满族常用词语(将其编写成顺口溜);5、历代皇帝的兴衰史。针对以上内容,我们编写了三本校本课程:《满族风情》、《满族风情之文学篇》、《满族风情之清朝历代皇帝篇》。在《满族风情》一书中,主要介绍了满族的历史起源、体育项目、传统节日、服饰等。在《清朝历代皇帝篇》中收集了从开国太祖努尔哈赤到爱新觉罗溥仪12位皇帝295年的兴衰史,从中了解到满人的包容、博大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满族文学》是一部追溯文学作品的导读,包括两大部分:民间文学和名家文学。民间文学中介绍了民间歌谣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名家文学部分为皇家文学和名家名作。名家名作中介绍了纳兰性德、曹雪芹、老舍等登峰造极的历史性文学创作人物。这些内容为一个索引,目的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探索、研读。在校本课程的引领之下,各项活动扎扎实实的在课堂教学中、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开展起来。二、鹰文化的凝练。鹰是满族人精神的寄托与凝练,鹰果敢、坚毅。满族人又赋予她新的意义---博爱、神圣、恩达。鹰的力量是满族人崛起、强大的精神力量。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升华与高扬,这种精神是满族能迅速崛起,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内在的文化原因之一。我校挖掘鹰文化,继承满族人心目中鹰的博大、高昂、果敢、坚毅,将其凝练升华,创作出以振翅高飞的鹰为主题的校徽和校歌。抓住此点,将其定位为学校精神,渗透到德育之中。通过鹰文化的资料收集,以鹰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读书竞赛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逐步使鹰文化内化到学生心中。发展性评价,一个年级一个奋斗点:低年级为雏鹰展翅,中年级为雏鹰起飞,高年级为雄鹰高翔。在此基础上每个年级段从纪律、生活、学习、思想等八方面确立了奋斗点。每个学生都为一只小雏鹰,又从这八方面针对自己的情况设立了一周一个的小目标,教师、家长、同组学生不断激励,一步一个脚印,学生坚毅的性格逐步在克服学习及生活的困难中生成。学校成立了雏鹰大队,以敬老院为活动基地,温暖了老人,幸福了学生。班级建立了雏鹰小队,互帮互助,走进有困难的学生,走进有困难的孤寡老人,五一班的雏鹰小队常年帮助佟二村的佟归厅老人,社会反映良好。暖暖的仁爱博大之情悄然流淌。“雏鹰了望角”展示了国际、社会、学校的动态,在关注中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鹰的果敢的品质难能可贵,学生果敢的性格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逐步得到锤炼,同时通过开展危机时刻的现场处理小模拟活动来训练学生的果敢坚毅。扎实的活动赢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校开展的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雏鹰优秀班级评比中涌现出一1班、六1班、二年级、四年级、四个优秀雏鹰中队。优秀小雏鹰更是举不胜举:我校的王平同学面临扑天而来的万元巨款、面临马上被人们抢夺一空的危机现状,她临危果敢,立即组织群众将一万元钱分文不差的交还失主。王平同学被评为唐山市级三好学生,群众对王平同学面临危机所表现的果敢、坚毅和她高尚的人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失主感动的评价了孩子,更对学校的校风连连称赞。生活并不富裕的佟心路、李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