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当代xx经济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五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垄断”:是指垄断主体对市场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秩序。3、“限制市场行为”:是指企业滥用优势地位,或通过订立协议、团体决定或其他方式排斥或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4、“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为了牟取自身的利益,采用损人利已、违背诚实信用商业原则的竞争手段争夺市场,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的行为。5、“国家计划”:是一国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而制定的未来行动的方案,是一个国家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描绘的蓝图。6、“计划体系”:就是从不同角度表述计划内容而组成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计划的有机结合体。7、“公司治理结构”:2/23指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即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制度和文化的安排。“两权分离”: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8、“人口的城乡分布”:是指按照城乡及其比例划分的一定时点上的人口构成,又称人口城乡结构,反映一定期间、一定地域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比例组合关系。9、“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身体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10、"“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途径、手段、方法和形式的总和。11、"“对外开放”:所谓对外开放,是指国家放弃闭关自守的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对外交往的限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既包括发展对外贸易,也包括鼓励外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中国;既包括“请进来”,也包括“走出去”;既包括资源的国际配置,也包括经济体制与国际接轨。12、"“经济安全”:即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本国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或威胁。3/23二、问答题:第一章:1、为什么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⑴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而各社会都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建立在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国情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现实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这样一个阶段,即是中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2、为什么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形式?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多种收入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这一阶段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实行利润留成,利润包干等措施,调动企业完成计划和增产增收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段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有所提高。⑵第二阶段:实行两权分离阶段(1985-1993)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国营企业成为国有企业。国家有所有权,企业有经营权。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而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具有的财产权,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不可能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⑶第三阶段:4/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4-1999)标志着企业改革进入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⑷第四阶段:国民经济布局战略调整阶段(1999-至今)明确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指导思想,可以说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9、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方面是什么?⑴产权清晰;⑵权责明确;⑶政企分开;⑷管理科学。10、"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⑴xx现代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