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抵制小学化教学,净化幼教的环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皆有之。时下不少家长很“迷惑”,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什么才是合理的期望。通过认真研读《指南》,我们既可以知道幼儿园该“做”什么,“教”什么,从而遵循科学规律,摒弃小学化教学,用法制手段净化幼教环境。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透支孩子短暂的童年,牺牲孩子当下的快乐。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坚决不能拔苗助长,竭泽而渔,也不能人云亦云,放任自流。人的一辈子不只是个百米赛跑,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马拉松,提前走的搞法只是把幼儿的天性进行扼杀,填鸭式的教与学并不能够说明以后这颗苗子就会如何样,压制式的助学决定不了小朋友的整个人生,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幼儿阶段,都应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以长远的眼光培养孩子,杜绝急于求成的“速效教育”和“功利教育”势在必行。当小朋友的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小学化式的教只会给他们带来焦虑感和恐惧感,因此,认识幼儿学习过程的主体,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为孩子的天性“松绑”利在人生百年!事实触目惊心,可谓拔苗助长现如今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是一盏夜行路上的明灯,照亮幼教工作者前行的路。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哭笑不得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求幼儿园老师提前进入小学化式的教学状态,其情绪由信誓旦旦,快速转为捶胸顿足,其激进式的说法和做法触目惊心。其实如此这般的做法,就是满足家长自己的一颗有失文明和病态的虚荣心,以认几个字,读几句跑调万里的英语单词,算几个背出来的数字,就在大庭广众之下这般般那般般的吹嘘,他的崽女是如此之聪明、如此之神通,虚荣之心把自己包装成想讲究文明但又很不文明的小丑,如果能够按着他的意愿搞,你就是个好老师、好幼儿园,反之如果不能,二块薄薄的嘴唇,成为宣扬幼儿园的一种利器,决定这所幼儿园的生死和未来。现在办幼儿教育不容易,尤其是近几年,幼儿园的兴办犹如雨后春笋,有遍地开花之势,众多无奈的大环境,使得个别幼儿园也扭曲迎合。为了争夺生源,某家讲只要你到我幼儿园来读,算术包你50以内加减运算自如,另一家听到消息,把袖口一抬,犹如赌桌上红眼的赌徒,你的50,我的再50,100以内加减运算没问题!更有甚至打出广告,数学可以学到千以内的运算,英语可以达到母语水平,语文可以写1000字内的作文⋯⋯看到这些正在发生和正想发生的事,真让人痛心疾首,幼教如此严重的“小学化”的教育行为,严重摧残一代幼苗的身心健康,其举止及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抵制。我们全社会应该洗涤幼教的灵魂,告诉行进在小学化教学路上的幼教者们,此举不仅会成为孩子的千古罪人,而且违法!改变观念,正本清源。许多幼教学者认为,幼儿教育应是“七分养三分教”,幼儿园和小学是相互衔接的两个教育阶段。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幼儿园应着眼于“养教并重”,小学则“以教为主”。幼儿园除了对儿童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启蒙教育外,还要给儿童以生活照料和养教等。小学则要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德、智、体等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每门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还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不要认为幼儿园只是一个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地方,其他什么都不学。其实不然,孩子在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中学会了交流、懂得了礼貌、养成了良好习惯、有了爱护环境的意识,能关心他人,尊敬长辈等等,这些难道不比认识一个字,学会一道计算题来的更有意义、更为重要吗?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让我们以一颗关心、爱护之心,精心呵护下一代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