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小组编号:6成绩:班级:0201****学号:2009******实验日期:2010年9月21日实验名称:微小形变的电测法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传感与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电桥测电阻的方法,理解灵敏度对测量的影响。用电桥测量应变片电阻的微笑变化,进而测定悬梁臂的应变。二、实验仪器(名称、型号及参数)电阻箱:ZX35型微调电阻箱、起初电阻10电阻箱(2个):ZX21型旋转式电阻箱检流计:AC15-A型直流检流计毫安表:150mA毫安表滑线变阻器:电流0.5A,电阻1K直流电源、开关、保护电阻开关、组尼电键、相同质量的砝码5个、水平悬臂梁、应变片、温度补偿片三、实验原理(用简洁的文字及图示说明)本实验用电阻应变片作为传感元件,将微小的形变转换成电阻的变化来测量悬臂梁的主应变。本实验用平衡电桥测量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如图,电桥平衡时有因此,本实验测量微小形变的公式为其中,:悬梁臂的主应变K:应变片的灵敏系数R:未加力时应变片阻值的初始值:加力变形后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四、实验内容计方法测量步骤:1、如图连接线路,使R1为120,取R2与温度补偿片阻值相等,改变滑线变阻器的阻值或电源电压,使工作电流应小于15mA。此时先将直流检流计置于档,K2处于断开位置,调节使电桥平衡;然后将K2闭合,将直流电流计置于合适档,调节使电桥精确平衡。此时,改变的最小进步值,则直流检流计指针应有半格左右的偏转。2、电桥平衡后,的值即为应变片的初始值。然后加一个砝码,调节使电桥重新平衡,记下此时的值,依次将5个砝码加完,此即上行(加砝码)测量。然后取下一个砝码,调电桥平衡,记下相应的的读数,依次将5个砝码取完,此即下行(减砝码)测量。注意:1、为一微调电阻箱,其起始电阻为10(即当上各旋钮均处零位时,其电阻就已为10)。2、加减砝码时动作要轻,避免砝码摆动。3、为减小测量误差,加载测量过程中,应保持的阻值不变,仅改变。因此测量师应选择合适的值,使测量值的变化范围处于的量程内。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列表记录数据并写出主要处理过程)应变片灵敏度系数K=2.250.03应变片初始电阻120.101(含托盘)原始数据记录表(测量条件:I=12mA,S=130格)序号(n)载荷(g)上行()下行()()150g质量变化时()1N力变化时()150120.101120.102120.10150.15651.0432100120.149120.147120.14803150120.195120.196120.19550.15351.0234200120.258120.258120.25805250120.302120.301120.30150.15151.0106300120.347120.347120.347平均1.025这样,对于测量量,其平均值的A类不确定度=1.140.0268B类不确定度u=0.0021则不确定度==0.0269这样,则0.00379=0.000099545六、实验结果完整表示微小形变的完整表示为==0.003790.0000995=100%=2.63%七、实验分析与讨论1、我的发现:实验讲义中,使电桥工作电流小于15mA,改变的最小进步值,使直流检流计指针应有半格左右的偏转。的最小进步值为0.001,则要求S=500格。分析:S值太大,能保证测量精确度,但是微调电阻的调节范围不能满足实验数据的要求,S值太小,则不能保证实验测量的精确度。然而,在我做实验过程中,在要求既要保证测量精确度,又要使微调电阻箱调节范围的合适的情况下,我不可能达到这个条件(S=500格),实验中,我经过反复调节,能同时满足条件的最合适情况下我调节到S=130格。2、为什么在本实验的测量线路中要用温度补偿片?能否用普通电阻代替?答:消除了实验中温度引起阻值变化,从而导致测量误差。不能用普通电阻替代。3、在电路图中,将补偿皮片与电阻箱R2互换,能否测量?答:不能。对应的电阻值不成比例。3、假设电路中任一条导线短路,试分析调节电桥平衡时,可能出现的现象。答:当补偿片支路短路时,要使检流计指针指向中央,则只能调节使R2为零;当应变片支路短路时,要使检流计指针指向中央,则只能调节使、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