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与社会科学第一节情志是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中医认为,人生病不外乎外因性疾病与内因性疾病两大类:外因性疾病主要是“六淫”和外伤、疬气、劳逸、饮食、蚊虫致病。“六淫”即自然界过盛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内因性疾病主要指七情致病。是指由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失调引起疾病。中医认为,外因致病轻,往往都是由表及里,逐步加重,如受了风寒或风热患了感冒,一般都是先有鼻塞流涕、嗓子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影响到气管,出现咳嗽吐痰,进而发展到肺炎,如疾病不能很好的治疗,严重者甚至引起心肌炎、肾炎。这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医认为外因性疾病轻,而内因性疾病重,情志失调直接伤人内脏,对人的健康影响最大,所以中医看病非常重视情志。七情致病气耗生命:中医认为情绪对人的伤害最大,当情绪发生变化时,会直接损伤内脏,严重危害人的身体。中医把情绪分为七种,也叫“七情”。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并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悲思伤肺、忧伤脾、惊恐伤肾。下面我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中医七情与人健康的关系。1、喜则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与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心主神,人如果过分激动,不能控制好情绪等就会伤到心,具体表现为心神不宁、心慌、睡眠不安、消瘦、毛发枯悸、憔悴无精神等。许多心脏病人,往往就是过分激动,导致心肌梗死发作。如小说《隋唐演义》里说了一位唐朝大将程咬金,就是因战争胜利而过分高兴笑死的。2、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并走于上。临床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至于昏厥卒倒。肝主魂,人生气发怒、抑郁、悲哀会伤及肝脏,引起肝郁气滞,魂不内守,失眠、心烦、头痛、造成胁肋区疼痛,筋骨失养。常见的病征表现为肝炎,关节炎,抑郁症、精神病、失眠等。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激怒,怒气伤肝而亡。3、忧、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胃,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差、脘腹胀满,便溏等。过度忧愁会引起脾运化水湿障碍,胃的消化功能不好,人就会食欲差,胃胀、浮肿、面色差、糖尿病等。关于这一点老百姓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见到,人一忧愁了就不想吃饭。4、悲、思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悲伤肺,长期悲伤、思虑过度,性格过于内向,就会伤及肺引起咳嗽、气喘、面部长痘等。如小说《红楼梦》里所写的林黛玉就是悲思过度使肺经阴阳平衡失调而伤了肺,抑郁咳血而早逝。5、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痠痿厥,遗精等症。肾藏精,惊恐伤肾,人受惊吓恐惧后,肾不能藏精,人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就下降,就会发生早衰、骨关节酸疼、腿脚软冷,夜尿多,生育能力下降等。6、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七情直接伤人引起各种疾病,同时当内脏因七情伤害而劳损虚弱,人更容易受外界六淫的侵犯。所以中医认为一个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打太极拳、跑步做运动是养生,情志养生才是最高境界的养生。正如老百姓所说的,治病救人,治心才是最高境界的中医。能达到治心水平的中医,能治国也。所以古人有“不为良医,便为良相”之说。20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引发的医学反思人衰老的最大原因是情志伤气伤内脏所致。2004年,深圳媒体报道了一个惊人的医学数据,全市700万人口,精神分裂症病人有20万人,失眠病人比例为城市人口数的4比1,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如此高比例的精神神经类病人说明什么呢?医学专家如何来看待这个数字,深圳快速的经济发展,并不代表社会人文也在高速发展,我在深圳居住了一年,总觉得深圳人在经济腾飞的追求中太躁,人们赚了钱,却失去了健康。如果在健康和金钱间选择,我还是劝人们把心静下来,遵循自然规律和自然法则去生活,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