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第十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第六册)导学设计课题《珍贵的教科书》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刘春萍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指导员对“我们”的殷切期望,以及“我们”对教科书的渴望与珍爱。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教科书的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体会教科书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爱护书籍,努力学习。(难点)教学准备学案设计课前预习案1.查资料:我了解文章时代背景2.认真阅解决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弄清字音,理解词语意思。3.(1)、读以下词语并将这些词语在文中圈画出来。坚持艰苦粉笔激动呼啸俯冲微弱主席炮火连天顽强渴望振奋人心欢呼情况转移争先恐后一捆盘旋嘶叫完整无缺激励(2)多音字。(3)对对碰:近义词:战争—艰苦—渴望—关怀—节约—微弱—珍贵—反义词:激励—微弱—激动—顽强—艰苦—节约—俯冲—合作探究案1.自读课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课文,将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后小组内交流概括段意。达标检测案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炮火()()振奋()()()先()后()衣()食()日()夜完整()()2、比一比再组词。喊()快()领()减()块()岭()趴()摇()炸()扒()谣()昨()拓展延伸案相关资料:高鑫河北高阳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又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硕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电视艺术》杂志副主编,《现代传播》编委,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会、中国电视音乐研究会理事。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创作概论》、《电视剧的探索》等。小组评价导案设计教学分析及课堂随笔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每当新学期来临,每当我们手捧崭新的课本,你们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又激动的。是啊,一本本教科书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多大的便利。然而,在解放前,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就知道了!学生齐读课题。二、释题质疑。1.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归纳学生的问题:三、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交流汇报)四、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1、读词语,要求读得准。(指名读)2.理解提示的词语。六、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不懂的问题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2.再读课文,深入地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3、合作完成合作探究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