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座谈会讲话一、不断增强做好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去年底,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措施和基本要求,应该说,这个文件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落实好这个文件精神。对*市来说,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市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20*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筑党发〔20*〕33号),文件要求各级各部门不仅要读懂文件,还要执行文件,但是据我掌握的情况来看,文件下发后,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通过今天到基层调研,我发现有的基层同志对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必然带来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流动,人口流动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现象。从我市的情况看,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不少流动人口已经融入我们这个城市,成为*市的新市民。因此,对流动人口不仅要立足于管理,还要立足于服务到位。要让众多的流动人口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成果的享有者和城市发展的主人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既是一项老工作,又有许多新问题,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大胆摸索。李军书记到*市工作后,很快提出建设*市南环高速公路项目,对*市城市空间架构作了重要调整,调整后的*市三环面积将近520个平方公里,按照目前城市建设的标准,1平方公里居住1万人,扣除山体面积,三环内可以居住400万人口,第1页共5页正好与林树森省长在省建设厅、省发改委调研时提出的建立特大型城市的目标基本吻合。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趋势日渐加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都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一是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实现流动人口由控制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既然把流动人口称之为“新市民”,就要真正像对待市民一样,树立公平对待的理念。刚才,碧声同志讲得很好,不能歧视、忽视和藐视流动人口,要公平对待,抛弃各种歧视性政策,纠正一切有损流动人口人格尊严和公民权利的歧视性观念和做法,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按照这种要求,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使流动人口“涉法有处诉、矛盾有人解、困难有人帮、权益有保障”。各个部门要从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高度,从各自职能定位出发,积极主动、满腔热诚地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要在拓宽服务范围和服务渠道上下功夫。服务范围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就学,第二是就业,第三是救助。服务渠道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依靠政府力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政府组成部门,要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和优质均等公共产品,使流动人口能够共享*市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二是运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运用社会资源来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使流动人口能够安居乐业。还可以通过政府向社会中介购买服务。通过这些办法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本领,给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保障,使他们能够尽快地融入到我市的城市生活中来。三是要转变管理的模式。第一,要转变管理手段。一是管理手段要人本化。从今年6月1日起,公安机关要全面启动流动人口办理“居住证”制度,对在我市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实行临时登记制度,发放纸质临时“居住证”;对居住3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实行卡式“居住证”。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不是证件名称简单意义上的改变,而是体现了“人本化”的管理,体现了对流动人口的尊重。二是管理手段要信息化。流动人口特点就是流动性很强,因此为了做好流动第2页共5页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一定要通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