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近期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为了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共配合积极做好预防:一、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是由婴幼儿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与手足口病是同一种病毒。二、传播方式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用品等。(体表传播)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饮食传播)三、预防措施1.在家勤开窗通风换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做好幼儿所用器具的消毒,室内环境保持干净整洁。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以及容易上火的食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3.做好幼儿来园前的晨检工作,起床后第一时间检查孩子的手、足、口有无异常。4.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腹泻或者手、足、口、臀出现疱疹,或者有高热,身上出满红疹的情况,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在家观察几日,待身体彻底治愈后,持相关证明方可返园。注:近期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周六周日不要携带幼儿外出探亲或出远门。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希望我们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杜绝疾病的发生。马额中心幼儿园2016年4月22日关于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朋友们:近期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为了幼儿的健康,让我们家园共配合积极做好预防:一、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是由婴幼儿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表现为烦躁不安、拒食、流涎、呕吐等。与手足口病是同一种病毒。二、传播方式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用品等。(体表传播)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饮食传播)三、预防措施1.在家勤开窗通风换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做好幼儿所用器具的消毒,室内环境保持干净整洁。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以及容易上火的食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3.做好幼儿来园前的晨检工作,起床后第一时间检查孩子的手、足、口有无异常。4.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咳嗽、腹泻或者手、足、口、臀出现疱疹,或者有高热,身上出满红疹的情况,请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在家观察几日,待身体彻底治愈后,持相关证明方可返园。注:近期是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去游玩,周六周日不要携带幼儿外出探亲或出远门。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希望我们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杜绝疾病的发生。马额中心幼儿园2016年4月22日手足口病家长告知书尊敬的家长:目前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日来,手足口病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有效预防传染病在我园的传播,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现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告您:一、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婴幼儿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二、传播方式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用品等。(体表传播)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呼吸道传播)3.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饮食传播)三、预防措施1.在家勤开窗通风换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做好幼儿所用器具的消毒,室内环境保持干净整洁。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以及容易上火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