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1搭建“同伴互助”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实施中的校本教研倡导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要求加强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和合作,让教师在专业争论中畅谈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理念碰撞中发现别人的真知灼见,在深度会谈中找出阻碍团队进步的消极因素,并依靠集体智慧来加以解决。为此,江苏省无锡市新区第一实验学校积极探讨同伴互助的有效形式,指引教师平等对话,精诚协作,相互促进,在团队中共同成长。教师的同伴互助主要在同学科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学校通过学习、同伴观察、同伴对话、公开课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教学沙龙、专题讨论、经验交流会、师徒协作、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层面的各类教研、协作活动等形式促进教师实现专业提升。一、通过组织“学习共同体”,建立共同愿景管理大师彼德·圣吉说:“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会有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要快。”通过组织“学习共同体”,创造真心向往的“共同愿景”可以使教师分享理念、分享经验、分享知识,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学校和镇江实验学校建立“共建友好学校”,与无锡市东最新资料欢迎阅读2林中学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学校管理方面:宏观层面相互借鉴,双方学校的相关部门开展结对活动,举行专题研讨活动,采取挂职交流、举办论坛等形式,开展互动交流、相互促进,合作共赢。在教育教学方面:充分整合学校共同体的名师资源,开展“走进名师课堂”和“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派教师、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等到对方学校,通过听课、评课、备课组、学科组活动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教科研动态交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科活动和集体备课质量。在教师培养方面:安排教师去对方学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而对方学校则在管理上给予指导,师资上给予带培,教学上共同研讨,资源上实现共享。通过一系列活动,一大批骨干教师快速成长。20XX年,学校共有14人分别获得了市、区骨干教师的光荣称号。二、开展“合作备课”,共享课程资源作为校本教研的“合作备课”立足于教师之间的协作与良性互动,有利于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形成集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所以,提倡合作备课是有效实施新课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例如,学校在与镇江实验学校合作共建的基础上,借助镇江实验学校课改的经验,大力推进“助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尝试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师生双轮内在动力,初步形成“12345”的教学管理模式(一课时、一教案、一课件、一反思;教案、学案双案一体化;三阶段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四备:主备创意、网最新资料欢迎阅读3上评论、集中研讨、个性处理;五环节:情境设定、问题探究、难点解析、检测反馈、课堂小结)。目前,理化组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课件、教案和助学案有机整合的资料库,数学组的助学案推进工作也进步明显。学校注重过程管理,定期组织阶段性测试,与兄弟学校联合组织期中考试等,对每次检测都进行年级组、学科组以及全校性的质量分析,借助教研员的力量,一起找问题、寻原因、定措施。同时,学校还对对口小学的质量进行监控分析,以便更好地以学定教。每年学校都组织“助学案”教学模式的对外公开课活动,展示了“助学案”研究的成果。同时学校有序而又扎实地开展了课堂教学能力比赛、学科命题能力比赛和教学评价能力比赛等活动,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高。合作备课能为教研组、备课组注入更强的凝聚力,使之强大到足以成为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之间尊重差异、彼此欣赏、相互倾听、相互回应、自由表达、共同分享,不但交换观念、碰撞思维,而且交换实践和行动研究。三、开展“合作教学”,探求共同发展合作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师团队为组织,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分工合作进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它旨在通过在实践中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