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信息技术教师王晓曼课型新授课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室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人类休戚与共,需要我们善意相待、健康使用。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根据任务的要求,尝试通过因特网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技术蕴涵的文化内涵,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认识到社会和生产实践在推动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又推动了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学重点了解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健康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难点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课前复习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五彩斑斓的信息世界》,请大家回忆一下信息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如:网络电话、网购、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无线网络等)信息世界对我们只有益处吗?有没有消极的影响?(如:网络病毒、信息泄漏、电信诈骗、虚假消息传播迅速等)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并回答问题。新课导入大家应该都知道泰坦尼克号事件,那是1912年4月15日,载着1316名乘客和891名船员的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而沉没,这场海难被认为是20世纪人间十大灾难之一。请大家观看课件上的资料相互比较,设想一下,如果泰坦尼克号事件发生在现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总结:课件上这则故事,与泰坦尼克对比,说明信息和先进信息技术工具的重要性。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观看课件,讨论并思考,提出各种设想。讲授新知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主要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显示信息等目标的技术。教师提问:信息技术是否就是计算机技术?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讲授新知二、信息技术包括哪些?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核心与支柱。·计算机技术(大脑)·现代通信技术(神经器官)·传感技术(感觉器官)·微电子技术(器官的微小化)学生自行用网络查询关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讲授新知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但今天像这样一个小小的U盘所容纳的信息就远远超过“五车”了。我们书上给了一些材料,让大家体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历程。播放课件。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信息技术,在人类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1)语言的使用: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说明肢体语言与语言的区别)2)文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结合结绳记事与甲骨文的出现等加以说明)3)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积累和传播提供更可靠依据;(例如学富五车与U盘的比较)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破观看教材、课件,并思考回答问题,设想第六次、第七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情况。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娱乐方式的改变、交流方式的进步等扭秧歌)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推进到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如网络、通信卫星等)提问:越现代的技术越好么?即便是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E-mail能够完全取代传统信函么,电子记事本能完全取代记日记吗?同学们设想一下,第六次的信息技术革命。讲授新知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虚拟显示技术。2.智能代理技术。(查询)3.性价比提升。探究机器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课堂小结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包括技术。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史每次信息技术革命都推动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听教师总结本课。课堂作业预习教材P17页内容,选定一个感兴趣的主题,下节课制作一个电子作品。板书设计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二、信息技术包括哪些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