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陕西京佳咨询电话:(029)852055001第1页共3页教育学常考知识点之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述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二)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的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荀子:“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夸美纽斯: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他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观察实物、标本、参观等);(2)模糊/像直观(图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3)语言直观(形象化的语言描述)。2.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启发性原则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反映。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陕西京佳网站:shanxi.jingjia.org2第2页共3页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性原则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其意是如果教学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循序渐进地教育要求。5.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贯彻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每一位学员成为社会精英!陕西京佳咨询电话:(029)852055003第3页共3页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联系实际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跳一跳,摘桃子。”罗素、布鲁纳、赞科夫都持这种观点。为了应对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的挑战,现代教学则注重促进儿童的发展,因而改称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