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程序1.目的为识别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潜在事故和紧急状态,并当事故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减少和预防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3.职责权限3.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紧急状态下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指挥和处置;办公室负责相关事务的沟通和联络,负责日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牵头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各车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公司紧急状态的处置和指挥,以及与公司主管部门的联络,保卫部门配合。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将意外造成的任何污染及时传达到环保局。3.2设备部负责组织潜在安全事故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的识别工作;负责组织潜在化学品使用安全事故及可能发生的紧急状态的识别工作;负责绘制潜在事故点应急设施、器材定位图。3.3办公室负责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及紧急状态处理的方法、技巧等的培训,同时负责对新员工和协作方(承包商)有关方面的教育或宣传。3.4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演练由各公司设备部组织,各相关部门予以配合。3.5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为紧急状况通报责任人。3.6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在紧急状态下所有人员的疏散和清点。4.工作程序4.1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识别和认定4.1.1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识别:各部门、车间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调查时,不仅识别现有的、正常状态下的环境因素,还要预警和识别未来可能发生的和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在识别调查中一旦发现这类因素,应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上记录。此外,所有管理者在日常生产业务活动应注意和发现《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登记表》上未能记载的潜在问题,千方百计地发现潜在事故,努力做到不遗漏。4.1.2潜在事故和紧急事态的评价和认定:设备部负责组织有关方面评价环境因素时,对潜在的因素要着重评价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标识,得分达到规定值者,即列为潜在事故或紧急时态。4.2制定预防和处置计划4.2.1对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紧急事态,各部门在制定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时,应明确规定针对该项潜在事故或紧急事态的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4.2.2对涉及全面的问题(如爆炸、火灾、危害品泄漏、暴风雨、水灾、地震、雷击等)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时可参照下表内容: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及应急方案潜在事故和紧急事件应急方案第三方援助联系方法压力容器事故、液化气或液氨泄漏引起的爆炸疏散人员,寻求第三方援助,上报市劳动局火警119、急救120、柴油泄露:黄沙(木粉等)吸收,清洗,必要时上报市环保局环保局电话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中潜在泄露:抢运,黄沙(木粉等)吸收,清洗,必要时上报市环保局,环保局电话:火灾:参照《公司火灾扑救、疏散处理预案》执行,必要时上报市消防大队,火警119自然灾害(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1.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2.通知各部门对人员、财产采取保护措施;3■组织对设备及化学品的妥善处置和保管;灾后补救并上报市环保局天气预报121环保局电话4.2.3.紧急事故应急预案4.2.3.1.各级人员应变细则⑴事故发生现场的第一位目击者要最快速度告诉部门负责人。⑵当值班保卫人员和值班人接到报告后,要记录报告者的姓名、岗位、报告时间、地点、报告现场状况等。⑶值班保卫人员和值班人要迅速报告公司经理及主管部门负责人,重大事件同时向总经理和有关部门汇报。公司安全、保卫、设备、办公室等部门要迅速准备,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做好应急措施,并召集义务消防队员或紧急人员到场。当决定需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求助时,要详细向政府等有关部门报告以下内容:①发生意外的详细时间、地点、原因;②意外的严重程度;③人员伤亡情况;④其它有关事项。⑷各部门值班负责人要迅速到达出事地点,布置警戒线,保护现场,防范偷盗,疏导员工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应人员到场。⑸设备管理人员在接到报告后,先组织人员处理设备,关闭设备电源,保护好设备。员工必须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候现场指挥作进一步指示。员工在疏散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在许可情况下,走时关闭所有仪器或电器电源、门窗;②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