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物理(侧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元电荷和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种起电方式为摩擦起电,其原因是A.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B.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3.如图所示,两个带电球,大球的电荷量大于小球的电荷量,可以肯定A.两球都带正电B.两球都带负电C.两球受到的静电力大小相等D.大球受到的静电力大于小球受到的静电力4.关于电场、电场线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电场中的任一点,电荷的受力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方向B.电场线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C.电场线在特殊情况下可能相交D.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5.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该电场中的两点,则A.a点的场强较强B.b点的场强较弱C.同一试探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小D.同一试探电荷在a点和b点受到的电场力相同6.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证明天电与地电是相同的。其实,静电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列不属于静电应用的是A.利用静电把空气电离,除去烟气中的粉尘B.利用静电吸附,将涂料微粒均匀地喷涂在接地金属物体上C.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进行杀菌D.利用运油车尾部的铁链将油与油筒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走7.雷电灾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气象灾害,国家气象局的统计表明,我国每年将近1000人遭雷击死亡,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为了防止雷电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在旷野遇到雷电,应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物,撑起雨伞避雨B.在游泳时遇到雷电,应马上闭气,潜入水中C.在家中听到雷声时,应关闭电视机、音响等用电器并拔出插头D.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应尽快打手机求救8.关于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电容就越大C.电容器所带电荷增加一倍,电容就增加一倍D.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9.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B.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C.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D.电场强度的单位是法拉10.下列电学器件中,哪个是电容器?1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B.磁感应强度的单位是特斯拉C.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D.电场强度的单位是法拉12.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两端的电压ABCD+-+-+-B.电源不接入电路时,电源两极间的电压大小等于电动势C.电动势的国际单位是安培D.常见的铅蓄电池电动势为220V13.已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通过阻值为R的电阻,在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若电阻变为2R,电流强度变为I/2,则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A.4QB.2QC.Q/2D.Q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关于电和磁的演讲过程中偶然观察到一种现象,这便是著名的奥斯特实验,奥斯特实验揭示了A.磁场的存在.B.磁场具有方向性.C.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磁体间有相互作用.15.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各点磁场的方向B.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线D.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到S极终止16.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重合,因此磁针并非准确地指南指北,其间有一个交角——磁偏角。世界上第一个观测到磁偏角的人是A.中国的郑和B.中国的沈括C.意大利的哥伦布D.葡萄牙的麦哲伦17.下列各图中,已标出电流I、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其中符合安培定则的是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