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文化体育局工作总结报告今年以来,我区的文化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践行“敢为、能为、有为”的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仓山、人文仓山、智慧仓山”的目标,按照“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总体要求,以“整合资源、城乡互动、科学发展、双手齐抓、提升品位”为工作思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全区文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重传承,文化遗产有效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重在传承。我局一方面通过举办系列活动动员全区群众,将文化遗产保护变成一种共识;另一方面加强文物保护和修护工作,以敬畏遗产的态度,精心呵护的方式,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履行文物保护的职责,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一是继续打造我区民俗文化品牌——“陈靖姑文化”和传统民俗文化。利用“陈靖姑文化”的重要影响力,我局协助区委宣传部举办了xx区第六届“陈靖姑民俗文化节”活动,活动邀请了来自台湾的同胞,举行祭祀、座谈、收集出版有关陈靖姑文化的书籍等推广陈靖姑民俗的活动。协助XX省文史馆、xx市文明办、xx市文新局等单位举办首届海峡两岸(福州)汉服文化节,文化节包含了首届海峡两岸汉服论坛、海峡两岸各地社团文化展、先秦两汉服饰复原展、汉服集体成人礼、“汉服倾城”福州展演等多个汉服文化推广活动。组织xx区传统文化促进会,以华夏汉服展示、古琴演奏、传统香道表演、中药香囊制作、香链制作等活动参加2013年海峡青年节之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充分展示我区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上述活动不仅唤第1页共13页起大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还促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二是继续收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和数据,我区现有3项被列为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项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名;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12名。三是在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xx区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和省级非遗项目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义诊,端午习俗展示(包括刺五毒、点雄黄、沐兰汤、制作中药香囊等等),xx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和xx区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等。600多名观众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不仅近距离地接触到民间的艺术精髓,也全面地感受到xx区近年来在文物保护工作成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二)做好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一是完善和规范文保单位的管理工作。对我区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进行了分批次的公布;完成了省级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内容的夯实工作;完善了我区各级文物的分类归档工作;配合省市文物部门完成了福建地图集(仓山部分)编纂任务;举办了《守望家园—福建涉台文物保护成果展》、《xx区文物保护成果图片展》等;进一步做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文物点的保护研究工作;认真开展陈氏五楼、严复故居、严复墓和琉球墓园的日常管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文保单位的管理,在强化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方面,通过调研拟出了文物安全长效管理机制初稿。二是根据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要求,拟定了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方案,成立了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并根据市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发了我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国有企事业单位摸底调查表。三是加大各级文物修复力度,进一步做好濒危古建筑的抢修工作。在涉台文物编制方面,目前已完成蔡忠惠公祠编制的申报工作,并已委托福州规划设计院与江西文保中心编制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严复故居和严复墓的修缮方案和保护规划,螺州天后宫和林浦泰山宫等编制工作也正在有序的进行中;启动了陈氏五楼安防设计前第2页共13页期工作、蔡忠惠祠油漆修复设计工作;配合市文物局做好陈绍宽故居的修复工作,完成了琉球墓修复工程。四是做好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修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