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讲解《江苏商论》。\摘要发展产业集群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如何克服相关障碍,创造有利于产业群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值得进一步探讨。关键词产业集群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一群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在地域空间上集聚所形成的地方生产网络,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要融入世界经济,必须按国际分工的要求,建立起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各产业协调配套的区域产业系统。这种“集聚效应”既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进而加速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产业群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相关政策不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作为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的作用重视不够,促进中小企业集聚的金融、财政政策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其次,法制环境不健全。地方政府无力完善有关地方政策、法规,执法不严,企业间缺乏诚信基础,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秩序。第三,未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特别是与科技开发、质量检测等相关的服务不到位,企业难以获得足够、准确的信息。产业集群内部未构成互动网络,集群效益难以实现。一些地方政府未积极促进各主体间互动网络的建设,产业聚集的直接原因仅靠区域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多数企业小而分散,分工协作困难,企业间未自发形成专业化分工、既竞争又协作的网络关系,企业间及其与支撑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群柔性专精的特点和区域产业整体功能不能体现,产业群战略难第1页共5页以制定和实施。如$%计划实施\年里,立项%($项,发表了论文*+篇,申请专利却只有X项;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取得了X多项成果,而申请专利的只有\项。这些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我们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知识产权工作的规划、管理和引导上还做得不到位知识产权管理与经济管理、科技管理和外贸管理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还比较严重;知识产权战略和策略在经济、科技工作中运用的远远不够。从微观层面来看,在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项目申请中,没有进行专利检索、预测、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知识产权目标的占相当大的比重,技术创新活动中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依然比较严重。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注重专利信息检索和在消化吸收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依法获得专利权的企业还很少。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专利战略的研究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高技术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制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不够。此外,执法力度不够、知识产权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对策当务之急,一是要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正确选择科技创新的重点和目标,培育、形成中国的科技优二是建立和完善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要抓紧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负责产权的宣传教育、学习培训、组织申报,以及运用法律武器开展产权保护工作。三是与国内外专利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品咨询业务,有的放矢地确定开发新品和并准确定位投放市场。积极申请专利,主动注册商标,用法律武器捍卫产权。四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队伍以及科技人员的培养。培养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熟悉法律和国际规则的知识产权人才。五是要加强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根除地方保护。这需要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近期开展的联合打击假冒伪劣行动,已充分表明我国政府认真遵守,-.基本原则的真诚态度和坚定决心。地方政府也应以大局为重,保护产品工业产权,维第2页共5页护市场竞争秩序。企业要严于律己,积极主动共同创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作者单位:责任编辑:高云鹏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周明伟理论探讨。\区域创新系统不完善,制约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一些地区由于企业与科研院所间合作不够,加上中介机构力量薄弱,信息和技术交流不充分,不能充分促进企业间协同创新。多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