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及问题对策必要性和可行性摘要。国家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可以平衡区域发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建立地方财政体制新框架,而地方政府则可以募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扶持等。在二级市场上的流通则可通过提高债券利率、丰富地方债品种、提升政府公信力等一系列手段来促进。关键词:地方债券;资金需求;流通;一、研究背景面对地方债券二级市场的交易遇冷,引发一级市场的认购热情逐渐降低这一现状,笔者分析了地方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对出现的交易遇冷情况提出了解决方法。二、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地方政府债券,具有双重创新特性。既是财政管理与债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的创新。我国地方债券的发行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地方财政经济管理体系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1.加速西部经济发展中央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可以引导资金更多的向西部倾斜,使当地政府获得较为充裕的资金,加快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新兴产业,完善民生系统。既可以运用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进而加速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2.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地方政府为了筹集地方基础设施、民生系统建设资金,普遍采取多元融资、多头借款的政策,而一些低水平的融资方式极大的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使得中央政府无法对这些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制约。面对这一现状,与其“堵”,不如“疏”,将隐形债务变成显形债务,以便于中央全面了解地方的债务情况,作出更加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和决策。3.建立地方财政体制新框架第1页共4页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度向中央财政倾斜,使得地方财政困难持续,而保增长资金的需求不断加大,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得资金。最为典型的就是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来充实本地财政收入,由此导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共同利益,最终成为推动房价暴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地方债券的发行,将有助于改革地方财政结构,并由此逐步建立起权责对等的地方财政体制新架构。三、地方债券发行的可行性1.地方政府发债动机强烈由于要进行大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贷款利率的数次提高,使得融资成本加大,而地方债券利率远低于同期贷款利率,因此地方政府发债动机较强。2.市场需求较旺盛面对城乡居民稳健的投资偏好,地方债券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稳妥且又保值增值的新型投资方式。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随着管理的资金量进一步加大,也在积极寻求稳健的投资组合,愿意持有一部分地方债券,这使得地方债券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3.管理手段日趋完善日趋市场化和多样化的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发行制度,以及日渐规范完善的债券交易市场,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制度基础。同时,市场成熟国家也有大量地方债券发行和交易的经验可供借鉴学习。应该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在近年来有了较大提高。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也得到了较好保证。四、流通难题的解决途径地方债券在二级市场遇冷是20XX年我国首次发行地方债券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政府认真研究解决。笔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以及国外地方债券解决流通问题的经验,提出四点解决途径:1.提高地方债券票面利率金融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对等,顺利交易的第2页共4页前提必须使投资者有利可图。但地方债票面设计利率过低,收益率空间非常有限,并且可替代的产品较多,所以上市的流通难就不足为奇。地方政府需要更新观念,摈弃用行政手段经营地方债券的心态,提高票面利率,增强吸引力。2.丰富地方债券品种金融产品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多样性和差异化,而目前国内的地方债券最核心的利率水平、融资期限、募资目的等要素基本一样,没有体现债券本身的市场内在差别。这样的债券安排显然被市场排斥在外。为此,丰富地方债券品种,成为吸引投资者的一大方法。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债券期限,募资目的、以及自身的信用等级发行差异化的地方债券,用以适合不同风险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