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苦参碱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研究进展苦参碱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研究进展本文关键词:生物碱,镇痛,研究进展,作用,苦参碱苦参碱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研究进展本文简介:摘要: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具有镇痛作用,镇痛特征是以中枢性为主、无成瘾性和耐药性,综述其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中枢性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大麻素受体-2和上调电压门控钙离子N-型通道表达,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gamma苦参碱类生物碱的镇痛作用研究进展本文内容:摘要:苦参碱类生物碱(包括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具有镇痛作用,镇痛特征是以中枢性为主、无成瘾性和耐药性,综述其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苦参碱类生物碱的中枢性镇痛作用机制可能是:激活大麻素受体-2和上调电压门控钙离子N-型通道表达,促进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合成和释放,下调GAT-1表达,使突触间隙γ-氨基丁酸浓度升高以及上调γ-氨基丁酸-A受体表达,从而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γ-氨基丁酸能神经功能的增强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过度表达并下调NMDA受体和蛋白激酶Cγ表达,降低NMDA受体对谷氨酸的兴奋性,从而下调电压门控钙离子L-型通道的表达,抑制钙离子内流,阻滞CaMKⅡ/CREB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产生镇痛作用。关键词:苦参碱类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镇痛作用;在植物界中,苦参碱类生物碱(matrine-typealkaloids)主要存在于豆科的槐属、野决明属、山豆根属以及小檗科的牡丹草属植物中。其中研究比较多的植物是槐属(SophorL.)中的苦参S.flavescensAit.、越南槐S.tonkinensisGagnep.(山豆根常为其地方名)、苦豆子S.alopecuroidesL.和白刺花S.viciifoliaHance.从植物中提取得到的苦参碱类生物碱至少超过30种。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其中生物活性研究比较多的有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槐果碱(sophocarpine)、氧化槐果碱(oxysopho-carpine)、槐定碱(sophoridine)、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槐胺碱(sophoramine).它们的生物活性广泛,如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保护心、肝、肺、肾、脑、血管作用,对心脏有正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作用,还有升高白细胞,平喘,抗溃疡,抗肝纤维化以及镇静、催眠、镇痛等中枢神经药理作用。苦参碱类生物碱在中毒剂量时常常伤害肝、肾、肺和脑,其中神经毒作用尤为突出,可使动物表现出不安、躁动、痉挛性抽搐等兴奋症状,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1].可是苦参碱类生物碱在治疗剂量时,通常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出抑制作用。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因所处环境的改变可发生互相转化[2-3].无论是给大鼠或实验犬灌胃(ig)或注射给药,氧化苦参碱在机体内的主要代谢物都是苦参碱[3-8].提示氧化苦参碱的生物活性主要是通过转化成苦参碱表现出来。本文综述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定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等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1苦参碱袁惠南等[9]采用酒石酸锑钾扭体测痛法,测得皮下注射(sc)苦参碱10、20、30mg/kg均能显着减少小鼠的扭体痛反应次数,抑制率分别为52.5%、73.4%、74.7%;烫尾测痛法测得sc苦参碱可提高小鼠痛阈(延长小鼠出现甩尾痛反应的潜伏期),镇痛作用持续2h以上;热板测痛法测得腹腔注射(ip)苦参碱20、30mg/kg或侧脑室注射苦参碱10μg均能提高小鼠痛阈,镇痛作用持续90min.罗学娅等[10]报道苦参碱侧脑室注射0.25、0.5mg/kg或静脉注射(iv)或ip3.75、7.5、15、30mg/kg均能显着减少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并呈量效关系;iv的作用强于ip.ip抗扭体半数有效量(ED50)在给药后11~20、21~30、31~40min时分别为5.8、7.7、16.8mg/kg.而iv时此3个时段的ED50分别为5.1、5.0、11.7mg/kg.ip苦参碱可显着对抗醋酸致痛小鼠脑组织一氧2此资料由网络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