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退化现状及对策摘要:通过对XX县区当前土壤养分状况与耕地地力分析评价,找出问题并提出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实行测土配方施肥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土壤养分;现状;耕地地力;测土施肥;中低产田改造中图分类号:s15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XX)15-0033-02XX县区位于XX省南部的陇南市东北部,地处西秦岭南麓徽成盆地西部。于2007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国家补贴资金项目,通过野外调查、采土化验、3414试验、搜集有关历史资料数据等,对全县当前土壤养分状况与变化及供肥能力有了更新的了解。1土壤养分现状及分布特点1.1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状况通过对全县2007~20XX年定点定位所采4990个耕层土壤农化样的化验分析,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状况如下。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3.70g/kg,最低为3.82g/kg,最高为113.40g/kg;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20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11923.48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36%;在10~15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28276.6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7.77%;这表明XX县区除南北二山林区耕地外,其他绝大多数耕地有机质贫乏,位于XX省四、五级水平。有机质平均含量虽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10.92g/kg提高了2.78g/kg,但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XX县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还普遍偏低。全氮平均含量为0.72g/kg,最低为0.30g/kg,最高为2.00g/kg;碱解氮平均含量为65.40mg/kg,最低为2mg/kg,最高为551mg/kg。全氮含量在0.75~1.00g/kg的耕地面积为14982.6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61%;在0.50~0.75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29138.13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9.53%;即90%以上耕地全氮含量属于省五级和六级水平。碱解氮含量在50~100m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21913.56hm2,占耕地总面积第1页共3页的44.77%;≤50mg/kg的耕地面积为21017.83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94%;即有近90%耕地碱解氮含量属于省六级和七级水平。这些情况表明XX县区氮含量水平不高,需施肥提升。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5.40mg/㎏,最低为1.30mg/kg,最高为220mg/kg;有效磷含量在15~20m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10601.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66%;在10~15mg/kg的耕地面积为18599.8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8%。这说明,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虽较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3.4mg/kg提高了12mg/kg,缺磷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有60%耕地含磷水平低,属于省四级和五级水平,土壤供磷水平依然偏低,供给不足,绝大部分地块仍需补施磷肥。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29.30mg/kg,最低为10mg/kg,最高为561mg/kg;缓效钾平均含量为782.70mg/kg。速效钾含量在XX省的七个等级中都有分布,其中含量在150~200mg/kg之间的耕地面积14165.2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94%;含量在100~150mg/kg之间的耕地面积25971.2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06%;也就是说80%多的耕地速效钾含量属于省四级和五级水平,且平均含量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的141mg/kg下降11.70mg/kg,缺钾面积增加、区域扩大,应重视钾肥的施用。缓效钾含量在1000~1200mg/kg之间的耕地面积为8012.62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6.37%;含量在800~1000mg/kg、600~800mg/kg、400~600mg/kg之间的各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1.2XX县区农田土壤养分分布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耕层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南北山区较高,在15~20g/kg之间,东西中部较低,普遍在15g/kg以下,碱解氮含量普遍低,绝大部分在30~100mg/kg。XX县区西部的苏元乡、纸坊镇、小川镇等和东部的店村镇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对较低,在10~15mg/kg之间;中部的城关镇和抛沙镇,南部的鸡峰镇以及北部的黄渚镇等耕层有效磷含量相对略高,在15~25mg/kg之间。速效钾含量大多在100~150mg/kg之间,100mg/kg以下仅占17.64%,面积约为8634.24hm2;缓效钾含量,纸坊、黄渚、二郎、店村、抛沙五乡镇较高,大多在800~第2页共3页1200mg/kg之间,属于省二级、三级水平,而城关镇和南部各乡镇的耕地耕层缓效钾含量较低,在400~800mg/kg之间,属省四级、五级水平。1.3XX县区耕地地力等级依据20XX年以来XX县区测土配方施肥、历史资料、试验、化验和调查的资料数据,应用gis县域耕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