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未成年人是一个自我意识判断不强,社会经验缺乏,意志不够坚定的一个弱势群体,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必不可少。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未成年人树立一个正确方向。关键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一、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快速转型和飞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与世界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我国的文化受到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冲击的同时也遭到了西方糟粕思想的腐蚀。未成年人在这个时期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腐蚀和诱导,容易形成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我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的批判和抵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之中,各种社会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之下,未成年人的许多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其中未成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最值得人关注。我们可以把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归纳如下:1.法制观念薄弱,在遇到问题时,寻求以武力解决问题,导致犯罪率不断增加。2.意志力不坚定,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的跟从和模仿。3.心理承受能力弱,遇到压力以自杀解决问题。4.亲情观念淡薄,在父母的管制下,造成了许多弑杀父母亲人的悲剧。5.拜金主义严重,崇尚金钱和权力。6.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第1页共8页7.重知识轻道德,只是一味的学习,没有学会尊重长辈和亲人。8.重享受轻勤俭,在物质生活方面注重享受,没有勤俭意识,奢靡之风不断增长。9.沉溺于网络,失去自我。10.不善于人际交流,以自我为中心。以上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下造成的,我们应该寻找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二)家庭方面的原因1.重智育不重德育。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中普遍存在“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观念,这样造成了在家庭教育形成重智育不重德育的局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更多的给孩子灌输好好学习的意识,只要学习好,父母什么要求都满足,没有更多的教会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学会尊重长辈和别人。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孩子进城务工,这样在农村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偏远的农村,本来教育资源就薄弱,许多孩子的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父母丢下孩子进城务工,会造成孩子的散漫性格,亲情观念淡薄,孩子长期跟家里老人生活在一起,管教不严,甚至有的孩子在家没有人管教,父母没有管教孩子,造成孩子教育的缺失。3.娇生惯养,个人主义至上。随着独生子女群体的扩大,许多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形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自我意识,全家人视为心肝宝贝。父母和长辈对孩子都是有求必应,过多的溺爱使得未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强烈,唯我独尊,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给父母和社会造成了严重负担。4.单亲家庭增多,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值得担忧。由于父母的草率决定,造成许多未成年人的家庭缺失,心理健康不健全。闪婚闪离,离婚率的不断增加,未成年人单亲家庭值得关注。父母的离异,未成年人的父爱或母爱缺失,家庭教育不健全,父母淡化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三)学校方面的原因第2页共8页1.重视学生智育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已经成为了常话,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师、学生、学校的唯一标准,考试已经成为了一种选拔人才的途径。现在小学升初中,学校通过考试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初中,在初中升高中,每个高中都有自己的分数线,没有达到分数线的人就会被淘汰,进入高中以后学校严厉选拔的高考制度,是每个高中生必须走过的独木桥。在这个体制下,常常有一些自私、待人接物只考虑自己,把老师当做考高分的工具,对老师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的学生却考得了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