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材料——王石龙警务室(王石龙先进事迹材料)来到山河农场第四警务区辖区,一提起民警王石龙,百姓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职工群众依赖他,拥护他。今年46岁的王石龙有着23年警龄,他工作的第四警务区距离农场场部有40多公里,在从事社区民警工作的15年里,他扎根大山深处,服务基层,心系百姓。看到他忘我工作,舍小家、顾大家,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确保一方平安上,职工群众都说:在遥远的大山深处,他还有个“家”。为了这个“家”,他有付出,也有所得。尽管他愧对自己的家人,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他也先后被评为“全省最佳社区民警”,“XX省优秀人民警察”,“XX省劳动模范”,“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标兵”,“公安部每日一星”“垦区十佳忠诚卫土”等荣誉称号。2007年11月,他所在的警务室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王石龙警务室”,是垦区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把第四警务区下辖的八个居民点、1000余户居民,3000多人口当成“家”的王石龙是个有心人,更是个热心人。他下基层时必带两样东西---人口手册、工作手册,随时记载着群众的点滴小事,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到贫困家庭有什么困难,从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1-甚至谁家有几口人,家里都有谁,连谁家的粮食堆放在什么地方,谁家的电线老化,存在隐患需要更换,王石龙进百家门、知千家情,对每家每户情况了如指掌。无论你说起辖区内的哪户居民,他都会如数家珍似的说出该户的基本情况,这份硬功夫是他多年坚持不懈和辛勤付出的结果。从来到第四警务室的第一天,王石龙就暗暗下定了“帮人一把是一把,虽然不能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状况,却能使他们摆脱眼前困境”的决心。辖区内有个叫刘艳的,以前受过刺激,精神时好时坏,和丈夫离婚后到外地漂泊,今年又回到乐山,生活没有着落。王石龙为她垫付了400元生活费,积极和民政部门沟通在去年9月份为她办理了低保,并得到农场领第1页共10页导的关心支持,送她出去看病。已经70岁的黄老太家里,家庭纠纷时有发生。王石龙多次登门进行调解,了解到两个儿子都没有工作是主要原因后,在做大量思想工作同时,在场部个体涵管厂为她的两个儿子都找到了一份工作。现在黄老太家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得到了很好改善。最让王石龙牵挂的是十二岁的小学生张超,2007年春季,他的父亲因车祸去世,当时他家欠下2万多元的“饥荒”,为了还债张超的母亲连房子也抵了出去,由于经不住打击而一病不起。这年8月份,正读三年级的小张超要开学了,因买不起书本,母亲让他退学,小张超哭着喊着说什么也不肯。当王石龙拿着500元钱,出现在他们母子面前时,母亲抱着张超哭着说:“要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早就随他爸去了。”从此,她们家有什么大事小情,王石龙都主动帮忙。孩子上学的书费他全包了,一直坚持了五年。几年来,他无偿捐助的贫困户、贫困学生有10多名,捐助的资金有7000多元。捐赠送给贫困职工家庭物品200余件,借给困难户资金3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00余件。警务室是派出所向居民点的延伸,是连接群众的纽带,更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善于动脑筋的王石龙针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方便迅捷的特点,率先开通了“平安乐山qq群”,利用网络开展预警信息发布和温馨提示,拓宽了便民服务项目和内容。去年11月,辖区居民刘某接到一个自称北京交警队的电话,说他有一起交通肇事事故,必须向北京XX县区交警队支付被侵害人5000元赔偿金,否则追究其刑事责任。刘某当时懵了,准备打车去汇钱,邻居想起来前几天“王石龙警务室”用qq发布的诈骗预警信息,提醒他用电话跟王石龙联系咨询,确任是诈骗信息后,避免了一起被骗案件。平安qq群建立以来,王石龙警务室共发布温馨提示、警情信息120余条,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为了这个“家”更平安,王石龙还提出了以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整治小隐患、预防小案件、解决小困难、提第2页共10页供小服务、回应小求助、倒查小投诉、开展小回访、整改小问题为内容“十小工作法”。有了这个工作法,他深入基层提供便民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迎刃而解。对辖区的后进人员,王石龙坚持用“小回访”的方式帮助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