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文章标题: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狠抓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促进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县地处湘中腹地,是个农业大县,全县16个乡镇,899个行政村,耕地4.1万公顷,其中水田3.37万公顷。总人口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农业劳动力45.68万人。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农民致富,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领导,部门配合形成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大合力(二)依托基地,搞好示范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近年来,县直各部门和各乡镇,以建立培训示范基地为切入点,通过依托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效果明显20XX年,县农办、县组织部在全县16个乡镇共同建立了16个县级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共举办了各类培训162期,培训人员5000余人,培育各类农村实用人才385人。县农业局20XX年在全县建立优质稻基地35万亩。县果蔬局在井字、荷叶等乡镇建立了1万亩的名特优水果示范基地。各乡镇以农科教中心为依托建立基地。如甘棠镇近年来建立了药材、生猪、礼品西瓜、经果林、蚕桑、特种水产六大基地,年产值达7880万元。这种“基地培训”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农民欢迎,效果好。今年来,全县通过依托示范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600余期,培训农民11000余人次。培育了农村实用人才600多人。示范基地已成为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主场地。(三)创新手段,拓宽渠道开辟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新途径第1页共4页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互联网等媒体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了乡镇、村,既为农村解决了办学缺师资无教材的状况,也为农民学习提供了方便,广大农民可以不离岗,不离乡,就地就近参加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一是开辟《农民素质教育》专栏节目,县农民素质教育办与锁石、杏子、洪山、走马四个乡镇联合,分别在乡镇电视差转台举办了《农民素质教育》栏目,每周二晚,黄金段播出,内容由县农民素质我县农村实用技术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经验材料第2页教育办提供,包括农业种养加实用新技术、农业致富信息和技能、农村政策和法规等。同时,其他乡镇也都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电视专栏节目,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二是实施“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今年四月以来,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先后在全县9个乡镇实施“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程,送去致富技术录音带900盒,送技术资料2500份。三是开展培训进村,科技入户。为了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县农民素质教育办在村设立了教学站,采取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合、推广新技术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专题讲座与排忧解难相结合、专家走下去与把农民请上来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农口其他部门也根据农时广泛开展了送科技等下乡活动。如县农业局每年要编印40万份的《农业科技》资料,送到各乡镇各农户手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达210场次,送技术资料25万份,接待农民咨询2万人次。(四)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确保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的开展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作的开展。我们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实行了目标管理,纳入了各乡镇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给予受训者录用和信贷支持。今后,从农村招聘人员,优先录用相应职业学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民,工商、税务和各类金融机构优先支持经过培训的农民自主创业和个体经营。另一方面增加投入。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公益第2页共4页性很强的事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利用wto的“绿箱”政策,以政府投入为主。近年来,虽然我县的财政状况相当紧张,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经费给予了一定的保障,设立了农民素质教育专项资金,今年预算了5万元,用于农民素质教育的音像教材、师资培训、多媒体教育宣传办点。同时,16个乡镇也都纳入财政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