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珍爱生命,回绝毒品》教学设计理念: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近代中国百年积贫积弱的耻辱历史,正是肇始于罪恶的鸦片烟毒。中华民族对毒品之害具有切肤之痛、切齿之恨。曾几何时,销声匿迹多年的毒害又在中国大地上死灰复燃,同时愈演愈烈。时至今日,我国的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峻,禁毒情势十分严峻。更令人痛心的是,在中国的百万吸毒者中,竟有85%以上是青青年。青青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一人吸毒,全家受害,四邻不安。毒品祸国殃民。我国政府明确昭告世人:毒品危害人民健康,滋生犯罪和腐败,破坏可持续开展,危及国家平安和世界和平。因此,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目前国内国际贩毒品泛滥,危及青青年的成长和社会安定乃至国家平安,是各国教育部门都十分注重的征询题,本课教学旨在协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正确的推断是非的才能,培养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理论根底:预防青青年吸毒,是禁毒工作的根底工程。预防教育的内容是:教育青青年“珍爱生命,回绝毒品,抵抗引诱,防范损害”。1997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禁毒委结合通知,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养教育的组成部分,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2002年底,国家禁毒委、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结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又在2003年2月印发了《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大纲》。“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民族的今后,我们必须关爱新一代的生命,让青青年远离毒品的损害,我们责无旁贷。学生的情况分析:通过学生调研理解到学生对毒品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毒品的品种、危害的认识并不十分明晰,尤其是吸毒成瘾,学生一般不易理解;学生为高年级,有较强的搜集整理运用材料的才能;学生有一定的推断力,是非观念较强。知识与技能:1、认识毒品的品种、性状及其危害;2、提高学习搜集、整理材料,运用材料处理征询题的才能;3、学习抵抗毒品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禁毒图片展、诗朗读和小品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及吸毒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宏大危害;2、通过课堂中创设的情境,讨论、推断等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回绝、抵抗毒品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珍爱生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2、从小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区分才能及自我约束才能,自觉抵抗不文明行为的不良阻碍。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毒品图片、禁毒宣传图片、演示文稿2、学生预备:搜集有关毒品的知识和相关图片、诗朗读文稿,情景剧排练,禁毒标语。教学过程:集队报数。出旗敬礼。唱队歌一、导入新课:诗朗读:(二)提征询:1、在世界战争史上,唯一用植物命名的战争是。2、传说中的“恶之花”是______.3、每年“6月26日”是宣传日二、学习实践过程:(一)认识毒品:交流课前搜集的材料。1、同学们,请看这幅图片,多么绿的叶、多么美的花!简直是娇艳欲滴、玉洁冰清、摇曳生姿,这么美的花,你一定想拥有它!但是假设你确实拥有它,同时为它的“精灵”所沉醉的话,那么你一定会痛不欲生,悔恨终身。由于这美丽的花开过后,就结出罪恶之果--罂粟果,这致人万劫不复的毒品,雪白的海洛因确实是它的幽灵,那玉洁冰清的外表掩盖不了它肮脏罪恶、魔鬼的灵魂。2、什么是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可以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3、介绍几种毒品:(1)海洛因--俗称“白粉”;学名二乙酰吗啡,是吗啡的半合成品。使用几分钟后,人进入昏睡状态,造成感受迟钝,经历力减退,反响才能降低,瞳孔收缩等,极易成瘾并难以戒断。(2)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因其外观与冰极类似,故称之为“冰毒”.由于冰毒的刺激性强,持久力强,使用一次便会上瘾,因此被称为“毒品之王”。(3)大麻--大麻为桑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分株,这种植物花枝的顶端,叶、种子及茎中含有一种树脂样物质,主要毒性成分为四氢大麻酚,具有致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