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课例分析一.案例背景“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名族最重要的美德。随着社会的快速开展,过分强调成绩,忽略思想教育,导致大多数九零后的独生子女对“孝”的认识越来越淡薄,顶撞、仇恨父母、缺乏感恩的现象司空见惯。青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热爱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二.教学目的1.加强学生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责任感。2.明白如何样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感谢父母。三.班会预备1.班级布置,黑板报2.分组搜集“孝“的故事、古诗3.歌曲《母亲》《感恩的心》4.“孝”的调查征询卷(课前完成,统计结果)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师:是谁喂我们第一口饭?生病时,精心守护在床边?获得成绩时,比我们还欢乐的是谁?欣赏歌曲《母亲》(多媒体展示歌词)有些爱是无私的,默默无闻的,细小得叫人不容易觉察的。这些爱确实是父爱和母爱,看似平常,可却是最伟大的爱。我们应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和孝敬父母。2.讲解故事,树立典范故事一:(教师讲解)一天放学较晚,我们班的同学李逸跑到我的办公室说“教师,可不可以明天扫地,今天我要回家”,他支支吾吾半天说:“我要回家给我妈妈做饭、烧汤,还要送饭,我妈在带病上班,我回去晚了,妈妈就吃不到饭了。”才上六年级,个子不高,不爱说话,他居然会做饭,还会烧汤?明白妈妈在带病上班?听了他的话,我感动得眼泪充满了眼眶,半天都没说出一个字。李逸是教师学习的典范,更是大家学习的典范。故事二:(学生讲解)大笑星葛优得知父亲生病时,第一时间从电影拍摄现场赶到医院照料父亲,熬鸡汤炖排骨,记者采访时夸葛优特孝敬,话没说完,葛优打断她:停,抓紧停,您再说我浑身就起鸡皮疙瘩了,孝敬是什么?确实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吹捧的。古诗:《游子吟》(学生朗读,背景音乐播放感恩的心)3.展示调查结果(全班答题人数的百分比),激发心灵潜力⑴你记得父母亲的生日吗?A记得(15%)B不记得(85%)⑵你明白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A明白(37%)B不明白(63%)⑶在节日里或父母过生日时,你是否会给父母送祝愿?A送祝愿(44%)B没有行动(56%)⑷你平时在家里会主动做家务吗?A会(26%)B不会(74%)⑸你会本人洗本人的衣服和袜子吗?A会(32%)B不会(68%)⑹你会愿意帮父母洗脚吗?A愿意(5%)B不愿意(95%)⑺父母或本人不欢乐时,你主动和父母谈心吗?A会(18%)B根本不会(82%)⑻你经常会因一些小事和父母意见不合而争吵吗?A会(75%)B不会(25%)⑼你乘车时能让老人先上车或者为老人让座吗?A会(34%)B不会(66%)⑽你认为如何样做才是孝敬父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互相交流,畅谈方法按调查征询卷答题情况分为三组,1~3个选择题做得较好的为A组,3~6个为B组,6~9个为C组。小组交流,分组发言。A组:张成材:我觉察本人不够孝敬,做的远远不够,应该多干些活。B组:李安:关心父母,不仅仅靠嘴上说说,行动才是最重要的。C组:盛探蕊:我总是由于一些小的事情和父母发生争吵,要多和父母沟通。……师:谁都会犯错,关键是认识和改正错误,调查结果可见,我们班级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孝敬父母的认识。一方面,生活质量提高,父母对大家的溺爱让同学们习惯了温馨的生活,缺少为父母做什么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孝心的同学往往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特别好地实际行动;第三方面,缺少与父母沟通,对父母理解较少。希望同学通过征询卷结果觉察本人的缺乏并加以改正,做个孝敬的好小孩。5.畅谈做法,付出行动欣赏公益广告视频《给妈妈端水》。学生畅谈计划和做法:扫地、好好学习、听家长的话……教师小结,提出建议:大家讲的情真意切,实实在在。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从下面五点做起。⑴熟知父母。理解父母的生日、工作、爱好……⑵本人事情本人做。主动起床、叠被、洗漱……⑶家里的事情协助做。做点家务、洗洗碗、拖拖地……⑷精神上学会抚慰父母。给父亲送杯茶、洗洗脚、揉揉肩、说几句温馨的话……⑸刻苦努力学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