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质量管理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调整蔬菜种植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我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蔬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种菜群众的收入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发展,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特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增强蔬菜质量的安全意识和紧迫感区作为市主要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地之一,目前通过认定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共7个(花园口镇、古荥镇、大河路街道办事处、迎宾路街道办事处、老鸦陈街道办事处和国营市区黄河农牧场、丰乐农庄有限公司),总种植面积达6.76万亩。在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管理方面,除国营市区黄河农牧场、丰乐农庄有限公司等采取企业化运作外,大多数仍遵循一家一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自主经营模式,蔬菜种植品种多,范围广,集约化程度低,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利于病虫害群防群治,不利于产品档次的大幅度提升,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无公害蔬菜日趋增大的需求。目前,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监管存在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提高认识,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按照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管理的相关要求,蔬菜生产基地管理实行属地负责制,每月对各县(市、区)蔬菜生产基地轮回抽检一遍,每次每县(市、区)至少抽检两个基地。自年2月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将每次检测结果直接向各县(市、区)第一行政领导进行通报,并将检测结果在日报上公布,对抽检结果超标的基地限期两个月整改,整改到期抽检仍超标者,将取消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资格。针对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管理现状,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区农经委、各镇办要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农办农〔〕87第1页共4页号)文件要求,始终把蔬菜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提升城乡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要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认识,进一步认清蔬菜产业的发展形势,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和队伍,切实负起监管职责,确保蔬菜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促进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三、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质量安全和监管能力建设(一)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司加基地带农户发展模式走品牌带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道路,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自主营销网络,扩大无公害蔬菜配送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打造自主蔬菜品牌,带动我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协调发展,促进基地与企业的的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优势品牌,构建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农民与企业的互利双赢。(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监管机制蔬菜质量安全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是一项公益性极强的事业,因此,其经费投入必须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资金投入蔬菜业发展,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区政府将加大对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投入,增加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水平。各镇办也要加大蔬菜检测工作的资金投入,每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每年投入不少于3万元,并配备专职检测人员,购置数据型农药残留速测仪。村级蔬菜生产管理由镇办检测站负责进行监督指导。蔬菜种植有一定规模的村要配备村级蔬菜专兼管理员,配合镇办开展蔬菜检测、管理工作。(三)建立信息公布制度,及时通报检测结果为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促进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和经营者不断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区农产品检测中心将对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轮回抽检,第2页共4页各镇办也要加大对辖区蔬菜生产基地的抽检力度,及时上报检测结果,并对超标蔬菜实施安全期复检,检测结果将以简报形式定期予以通报。(四)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净化农业投入品环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