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创业服务年”事迹材料县“创业服务年”事迹材料一个个外商忙着签约入驻、投资创业;一家家园区企业忙着新上项目、增资扩产;一户户普通百姓忙着选择合适的项目、踊跃创业,一轮轮创业热潮,在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县雄雄涌起,这是该县开展“创业服务零障碍”活动带来的喜人景象。“零障碍”打造创业“强磁场”今年初,华鑫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签约入驻县会龙工业小区,项目引进后,服务单位宣传部特意安排本单位干部吴才菊负责公司的跟踪服务工作。前不久,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立国到该县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跟踪服务人员吴才菊主动与客商联系,提前告诉客商应准备的材料,并和相关单位预约办证时间,使办证时间仅仅用了半个小时。“原以为要几天才办好的证件,没想到当地的办证效率如此高,只用了半小时。”刘立国只好把订的酒店给退了,当天办好证件返回了深圳。为帮助创业者更好地办齐创业项目审批手续,使创业项目早启动、早完工和早出效益,县以搭建创业服务中心平台为载体,积极为创业者提供投资创业“零障碍”服务。该县积极整合县民营企业管理局、创业服务培训中心、人力资源推介中心等投资创业服务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建成集投资项目及相关政策咨询、创业知识技能指导、审批办证登记和跟踪扶持等服务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中心,并以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帮助投资创业者破解寻找项目难、融资贷款难和办证审批难等难题。为真正做到“零障碍”服务创业,该县还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专门的单位对口服务,并按排专人跟踪服务企业。并从县内各部门单位抽调懂政策、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创业服务中心工作队伍,并推行中心“六个零”工作制度,要求中心干部服务创业者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承诺“零失信”,服务态度“零投诉”。该县“零障碍”的服务,使投资第1页共3页软环境变成了吸引创业者投资创业的“强磁场”,截止目前,该县创业人员总数迅速上升到7200多人,投入创业总资金9.41亿元,同比增长82.56%,创办个体工商店6723家,私营企业522家。“低成本”破除创业“大瓶颈”谭成是县的一位返乡务工人员,在外务工积累了部分资金,想在家乡创业,但由于资本较少和厂房限制等原因一直难以如愿。今年初,在县就业局和中小企业局的帮助下,谭成在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顺利创办了县南霸米排粉厂,他不仅获得了创业政府贴息贷款100多万元,并廉价租赁到基地内1300多平方米厂房作为生产车间,创业心愿如愿以偿。面对笔者的采访,他高兴地说,是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帮助他“低成本”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创业需要投入,缺少资金投入成为大部分创业者面临的第一难题。针对此,县着力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千方百计降低创业者的投资成本,破除投入缺少资金的“大瓶颈”,积极帮助创业者实现多行业多领域“低成本”创业。该县针对创业的不同行业领域,分类建设好优势产业创业孵化基地、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个体工商户创业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创业孵化基地等类型孵化基地,由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完善基地厂房、水电路和电话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积极引导资金缺少的创业者根据自己创业的种类,进入相应的基地进行孵化创业,并适当除低基地内厂房土地租赁和用电用水等价格,对进入基地创业者优先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扶持,帮助进入基地的创业者尽可能降低创业投入成本。为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低成本”创业,该县制定了滚动式孵化培育制度,引导进入创业基地的创业者经过孵化培育成功创业后,必须从创业基地迁出到基地外发展,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该县汇森家俱有限公司进入创业基地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很快便落实了廉价出租厂房和生产用工,取得了政府低息贷款扶持,如今,该公司已成功创业,并准备迁到该县大罗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今年以来,该县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帮助200多名初次创业者“低成本”实现创业,新创办中小第2页共3页企业14家,开办个体工商店56家,新上种养项目130多个。“高效率”畅通创业“成功路”县绿田蔬菜有限公司在该县杨村镇政府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不仅采用了先进的喷滴灌技术种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