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意见为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和完善无职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的长效机制,促进无职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就在全市无职党员中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重要意义无职党员在党员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职党员广泛分布在农村牧区、城市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与人民群众有着最经常、最密切的联系,他们的言行直接代表和影响着党的形象。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探索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用岗位的形式把党章规定的党员职责和义务进一步具体化、明细化,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党员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在无职党员中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为无职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舞台,有利于解决部分无职党员“无权管事、无岗履责、无需理事”的问题,发挥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增强无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党性观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和激励约束,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充分认识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的重要意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题,认真总结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经验做法,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党员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第1页共7页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为核心,以促进党员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以创新活动方式为手段,引导和激励无职党员在各自岗位上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展的便民、利民活动,带头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服务群众展示党员形象,树立党组织威信。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等任务,激发和调动无职党员参与基层事务管理、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从单位实际出发,合理设置、调整党员发挥作用的岗位。坚持于法周严、于事简便,便于党员领岗履责和考核监督。以人为本,因人设岗。充分考虑无职党员的素质、特长、年龄、体能、居住等情况,尊重党员意愿,发挥党员特长,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鼓励党员自愿参加“设岗定责”活动,适时适度,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给党员工作生活增加太多负担。以岗定责,强化考核。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和责任人,量化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和目标要求,赋予党员相应权力,做到责、权、利统一。加强考核监督,定期总结表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岗位责任落实。认真实施,务求实效。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体现就近便利、注重实效的精神,防止操作程序过于繁琐。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充实“设岗定责”内容,逐步扩大“设岗定责”范围,确保常抓不懈,抓出成效。三、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岗位设置和职责内容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实施范围,重点是农村牧区、企业、城市社区中的无职党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各行业各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有计第2页共7页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一)农村牧区党员主要岗位及职责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目标任务,重点从以下方面设岗定责。1、党建工作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协助嘎查村党组织做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