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发展工业的经验材料及启示一、基本情况XX县区位于XX省西南部,隶属XX市,总面积253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327万亩,稻田20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全县辖9镇11乡,总人口22.5万。与会同一样,该县也是全国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蓄积量达592万立方米,居XX省第三位;森林覆盖率达81.3%,居XX省第二位。遂昌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粟裕同志曾率领红军挺进师在境内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游击战争。近年来,XX县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开放带动”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龙头来抓,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目前,该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65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10家,1亿元以上的5家,10亿元以上的1家,基本形成了金属制品、特种纸、木制品、化工产品、矿产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涌现了元立、凯恩、绿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黑色金属制品企业,也是XX省“五个一批”重点企业之一,年产值达23亿元;凯恩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生产特种纸为主,目前已成功上市;绿源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中纤板为主的大型企业,已进入全球同类企业20强。在XX市工业企业“五朵金花”中,遂昌就独占其四,足以体现了该县工业的份量。工业产业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是壮大了县域经济总量。近3年来,该县国内生产总值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xx年增长21%,总量达到24.8亿元。工业总产值由xx年的22.5亿元迅猛增长到xx年的45亿元,年均增速达42%。二是促进了财政增长。由于工业经济的强力支撑,该县财政收入增长较快,xx年已突破5亿元大关。该县财政供养人员仅6000余人,按人均年收入3万元计算,工资发放仅需2亿元左右,除去1亿元的办公、运转经费开支,尚有2亿元资金可投入各项建设,真正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加快了城镇化步伐。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吸纳了众多农村第1页共3页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口,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在XX县区城5万人口中,企业职工就占了近2万人,其中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就达6000余人。四是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的兴起,不仅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了其附加值,而且带动了农产品基地开发,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如该县立足楠竹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度开发竹炭系列产品100余种,年产值达4亿元,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竹炭之乡”;该县利用野生菊花为原料加工饮用茶,产品畅销国内外,成为名副其实的“菊米之乡”。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在加工业的强力带动下,该县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扬,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该县农民自发投入基地开发的积极性日益高涨,集约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如该县在竹笋加工业的带动下,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笋竹两用林,通过采取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经营措施,每亩楠竹林年均产值达3000元,最高达4200元。该县目前共有楠竹林23万亩,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就超过3000元。二、主要经验透过遂昌工业崛起的背后,其主要经验有:其一,突出主导地位,全力加快工业发展。XX县区所处的XX市在XX省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中国的西藏”。过来,遂昌经济也一度较为落后,长期靠采伐林木维系财政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县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伐资源枯竭,经济发展一度步入困境。为摆脱困境,该县曾试图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但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与周边县市的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在严峻的形势面前,XX县区委、县政府深入调查,果断决策,决定把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性工程来抓,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开放带动”战略。为确保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该县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发展经济大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大闹工业的浓厚氛围。县委、县政府制订了工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具体的奋斗目标。并成立了以分管工业副县长任组长的工业生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县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协调第2页共3页和服务。为便于工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