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教学案例寺坪小学黄晓霞教学内容:人教版《2012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1--22页的例题及"做一做"。教材分析:2—5的分与合是分与合单元的第一课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学习2、3、4、5的分与合,初步感悟分与合的思想,为5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从而对下面学习6—10各数的分与合产生重要的影响。教材首先提出“把4只桃子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这一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继而让学生在操作探究、讨论交流中抽象出数4不同的分法及其表示方法,然后让学生讨论几和几合成4。而5的分与合则放手让学生探究,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得出相关结论。在分花片的过程中,则突出了对于实物的同一种分法,由于观察者的位置不同,就能抽象出两种不同分法的思想。最后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操作活动,得出2和3的分法。。学情分析:2—5的分与合,是学生在已经认识了5以内的数并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2—5的分与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让学生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初步感悟分与合的思想十分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把一些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操作实践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分与合的结果。受到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能从2、3、4、5各数的一种分法中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出2、3、4、5的分与合。教学难点:从一种分法抽象出各数的两种组成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桃子图片教学过程:一、激励导学: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大家欢迎吗?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师:刚才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但动作比较快)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又有一个学生主动示范,样子有点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来)师:大家为什么笑了?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生2:他拍得太慢,都听不到掌声了。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点头认可)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学习5分与合[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活素材,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猴子妈妈今天市集去买桃子了,可是猴子妈妈只有两盘子,她希望左右两个盘子都要有桃子,小朋友可以帮她想想怎么放吗?二、快乐自学1、小组讨论①、摆一摆:学生用学具在自己的桌子上试着摆一摆。②、动一动你盘子中的桃子,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吗?③、4有几种分法,你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读一读吗?[只有将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热爱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从而主动探索数学、发展数学2、小组展示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回答4分成1和3..教师板书3、质疑请小朋友你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学习5的分与合提问:刚才我们研究了4的分与合,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得出了4的几种分法,并且还由这些分法想到了几和几合成4。那么5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呢?下面就同学们把你的手拿出来,5个手指头分一分。小组研究后,集体展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与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请小朋友们再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