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关体验教学的分析关红霞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的内容,下面我就以三年级教材为例作以简单分析:三年级(上册):除法单元第1页例题着重解决竖式的结构与计算步骤等问题。例题选择的素材是把46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女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经历每人先分得2捆再分得3枝,每人得到23枝的操作过程,并理清思路先算40÷2=20,再算6÷2=3,然后把20与3合成23。由此,让学生充分体验后教师再介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并让学生对“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算法。第7页例题着重解决被除数十位上的余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问题。例题的素材是把5筒及2个(即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学生肯定也乐意操作。在操作中他们会先分给每班2筒,再把余下的1筒羽毛球和另外2个合起来继续平均分。这样在把剩下的12个羽毛球继续平均分这个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他们会充分理解竖式里被除数十位上余的是1个“十”,可以和个位上的2合成12继续除。第9页例题着重解决商的个位上是0的问题。例题的素材仍然是积极引发学生动手分一分,通过操作使他们体会商是20,不是2。然后通过竖式计算,进一步理解商的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认数单元教材首先出示一幅体育馆的照片,并告诉学生:这座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一万”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数,教学时利用这个情境能让学生初步感受一万是比较大的数,同时激起一万有多大、一万怎样写、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一万等疑问,引起学生继续认数的愿望。接着教材从一个大正方体表示一千为起点,我们可以让学生看着一个个大正方体一千一千地数,依次直观认识一千、二千、三千……九千。当出现10个大正方体时告诉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让学生直观体会一万的含义。然后在计数器上确定万位,在千以内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添上万位并凸现数位顺序,这些都在帮助学生加强对10个千是一万的认识。接着让学生借助计数器学习整千数的组成与读写,又一次理解整千数的意义。千克和克单元第29~32页,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品,认识1千克,再让学生试着称1千克的大米、鸡蛋,拎一拎、数一数,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丰富他们对1千克大约有多重的体验。第33~35页,教材意在让学生认识克,以及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我们可以从学生常见的一些物品中,寻找一些以“克”为单位的小包物品作为教具或学具。教学时,给学生充分提供看、称、数、掂等活动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1克有多重。接着让学生通过用秤称两袋500克的食盐,引导他们发现1千克=1000克。第38页《称一称》可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或蔬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这一段教学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验1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我们要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并引导他们理解教材中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24时记时法单元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认识24时计时法,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由于时间的概念较为抽象,教材在编排时,力求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体验时间。第49~51页,例题先出现摘录的一段电视节目时间,从学生喜欢的“六一剧场”的开始时间切入,让学生讨论“怎么会有14:00呢”,引入了24时记时法。“想想做做”中有学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银行的营业时间、公共汽车站牌上标注的服务时间、交通标志上的起止时间、火车票上的开车时间、红领巾广播站节目预报等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最近所看的电视节目,结合教材中的节目预报,抓住“怎么会有14:00呢?”这一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接着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一昼夜有多少小时,来发现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基本规律。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关系是有些困难的,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个难点。我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