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设计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宝。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存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妨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下面一起来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诗海拾贝》教案的相关知识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诗海拾贝》教案设计活动一搜集诗歌活动目的:1.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陶冶。活动重难点: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吟咏大自然美妙风光。二、和学生一起回忆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化。(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①古体诗的开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理解。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构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理解。(2)什么是现代诗: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构造方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三、在此根底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方式1.小组讨论。2.得出结果:采纳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方式。3.组内分工,构成书面。第二课时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纳多种方式接着搜集并记录。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展分类,理解诗歌的丰富性。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3.学会读明白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3、学生分小组展示本人所搜集的诗歌。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能够按内容分类,还能够按哪些方面来分类?5、师生交流归纳:(能够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能够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能够按方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本人搜集的诗歌进展分类整理2、学生按本人喜爱的方式进展分类。诗歌分类表整理人:类别诗歌的标题作者3、将本人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5、小组补充材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评:组织学生在交流诗歌之后在补充搜集,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材料的互相补充,既扩大了搜集面,又能够表达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欣赏诗歌,推荐本人喜爱的诗歌教学过程:一、学习欣赏诗歌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考虑: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2.读了这篇课文,你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明白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怎么样欣赏、理解诗歌?(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5.讨论:你还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6.师生交流。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诗歌作者推荐理由推荐人: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3.交换朗读本人喜爱的诗歌。4.说说本人喜爱的理由。5.欣赏诗歌(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