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改善民生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推进和谐*建设进程,根据《*市改善民生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和谐*。二、工作目标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以发展的思路、惠民的措施、长效的机制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切实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三、主要任务(一)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切实解决城镇居民就业问题,对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城镇家庭实施就业帮助,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由财政给予补贴,减免培训费用,全年技能性培训劳动力4300人,有组织输出劳动力7500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4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600人,其中安置就业困难对象500人。(责任单位:人劳社保局、商务局、职教中心)(二)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保障我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其后顾之忧,对全县人均农业用地在0.8亩以下(含0.8亩)的村实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参保率达到60%以上的村,参保人员达到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障待遇,并继续领取失地少地农民补贴。(责任单位:人劳社保局)(三)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切实保障城乡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落实党的惠民政策,投资328万元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第1页共4页到205元;投资412万元将农村最低生保障活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责任单位:民政局)(四)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按照增加补助,全面覆盖,巩固提高的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补助由40元提高到80元,大幅提高参合农民在定点医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镇级由55%提高到70%,县级由45%提高到55%,累计补偿额由1.5万元提高到3万元,参合率达到94%;努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责任单位:卫生局人劳社保局)(五)改善农村残疾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为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改善农村残疾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对全县90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贫困户危房改造进行援建。(责任单位:残联)(六)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投资5780万元,完成11个镇314个行政村的自来水入户工程,全县农村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责任单位:水务局)(七)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为全面改善农村道路通行状况,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投资6000万元,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6条,100公里。其中涉及乡道22条,90公里;村道4条,10公里。所有工程10月底完工。(责任单位:交通局)(八)扩大集中供热面积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投资3050万元,新敷设二次管线21000延长米,新建热力交换站3个,新增供热面积45.3万平方米,其中二层住宅楼扩供面积17万平方米。工程10月底完工。(责任单位:建设局)(九)扩大免费教育覆盖范围为使公共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投资50万元,免除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的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投资600万元,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第2页共4页费;投资1000万元,对公办普通高中公助生实行免学费教育。(责任单位:教育局)(十)加快中小学校标准化进程为推进基础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760万元,继续进行陈旧校舍改造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新建高标准校舍3.7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万平方米。(责任单位:教育局)(十一)实施农村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为改善农村中小学师生学习、生活环境,投资980万元,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采用锅炉、土暖气等供暖方式,基本取消直燃式煤炉取暖。(责任单位:教育局)(十二)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为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