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船》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船》原文世界上最早的“船”是树干,人骑在一段树干上,就能顺着河水漂流。不过,用树干当船可不怎么平稳,身体一歪,人就会掉到水里。于是有人把几根树干扎在一起做成筏子。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很慢。人们又想到了树干,他们把树干挖空做成独木舟。独木舟又快又安全,还可以放东西。看到水鸟在水中游,有人想到利用扁平的木棍划水使船走得更快,于是船有了桨过了一段时间,不知是谁想到,可以在船上装帆。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又过了一段时间,人们把几支特制的桨安在一个大轮子上,做成最初的轮桨。再把轮桨装在船上由人力转动。这样,即使没有风,船借助轮桨也能快速行驶了。而蒸汽机发明以后,人们就用它带动轮桨,于是船喷着烟在水中行驶,速度更快了。如今,船越造越大,越造越先进。豪华的客轮上,有起居室、餐厅和娱乐场所。庞大的货轮,可以运输成千上万吨的货物。还有军舰、油轮、潜水艇……但是,请你记住:所有这些,都是从一根树干开始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船》教案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进展。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2、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1、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进展。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重难点、关键: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假如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2、学生发言。3、老师小结导入新课。4、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2、分段指名读课文。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4、检查自学生字情况。5、指名强调识字重难点。(1)字音棍喷稳舰扁(2)字形书写喷、舰6、回到课文,同桌合作练习读课文。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找一找:船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变化?船的演变:树干——筏子——独木舟——有了船桨——帆船——把桨装在船尾的大轮上——蒸气机带动轮桨——原子能发动机四、学习课文的确1、2自然段,了解船的进展变化。形式1、具体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中介绍了船的哪几种进展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朗读这段。2、小结学法:默读课文——找出船的进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仔细读文体会。3、学法导读,放手自学第二自然段。独木舟:又快又安全,可以放东西。配船桨:走得更快。帆船:借助风力跑得快。五、总结课堂,初步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2、说说:你从船的这些演变中,体会到了什么?3、设问,引导课后自学:接下来,船的进展又经历哪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些变化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并查找有关船的其他资料。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船的演变。2、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进展。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究兴趣。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各种船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老师出示文中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2、指名分段读课文。3、导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几种进展形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二、学法导读,自学课文3——5自然段。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1)指名介绍学法。(2)老师强调:默读课文——找出船的进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仔细读文体会。2、同桌合作,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独立填写自学反馈表。船的进展形式多样特点体会4、指名反馈:展示、介绍表格中填写的内容,评议。(1)船尾大轮上装桨:轮子转动就能走(2)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