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课文教学目的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惊奇、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考虑咨询题、提出咨询题的。2.体会作者是怎么样把内容写详细的。教学预备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材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的知识找材料弄明白。3.生字、新词卡片。4.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学习课文生字。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提咨询: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明白什么?同学们想明白的特别多咨询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咨询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奇的大石头》。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畅。2.检查预习。(1)轮读词语: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调查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惊奇严严实实平坦震惊(2)质疑咨询难,解难。主要处理以下疑难:陨石:大的流星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构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讨论地球的构成和开展的科学家。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挪动,这种挪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特别严寒,世界上的许多地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陈旧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轮读课文,考虑: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么样的顺序写的?三、学习生字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如何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示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留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留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练写,评价反应。四、作业设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第二课时课时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妙质量。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3.感受勤于考虑、擅长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质量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特别重要的。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一、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稳固生字和词语。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质量1.感受巨石之“怪”。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惊奇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惊奇的大石头“怪”在哪里?(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考虑:惊奇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联络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估计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晰”。(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咨询。2.体会李四光是如何提咨询题的。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3.感受人物质量。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咨询,他是如何考虑和处理本人的疑咨询的呢?(1)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调查、发觉”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究的可贵质量,体会课文是怎么样把李四光勤于考虑、执著探究写详细的。(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严重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内心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