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1.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恳求、公道话、迫不及待、大摇大摆”等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提示语在句中不同位置的作用,借助提示语读好人物的语言3、能联系阅读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斗巴依的过程,感受阿凡提的聪慧才智。[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身份。1、板书课题。2、理解“饭钱”的意思。3、学生自学要求。(1)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圈出课文中写到的人物。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他们各是什么身份。(3)把课文分成两部分。4、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4节),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的原因。(一)从对话入手,感受阿凡提乐于助人。1、理解“恳求”的意思。2、体会阿凡提爽快答应穷人的恳求。3、知道提示语在说话内容后面的作用。(二)抓住“公道话”,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的原因。1、体会提示语在说话内容中间的作用,借助提示语读好穷人说的话。2、知道穷人恳求阿凡提说公道话。3、理解什么是“公道话”。4、角色转换,学生学说公道话。5、老师点拨引导:巴依故意把闻饭菜的香味当成像吃了饭菜一样,要付饭钱。板书:“吃”香味付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5—9节),了解阿凡提智斗巴依的过程。1、学习第5节,感受巴依与卡子相互勾结。(1)过渡:阿凡提像你们这样讲公道话,行吗?为什么?(2)关键词语:早就兴奋地交谈着;迫不及待(3)借助提示语读好卡子说的话。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学习6-9小节,感受阿凡提的聪慧才智。(1)默读课文,学生质疑,在书中作记号。(2)分角色朗读。(3)沟通问题,随机解决几个问题。(4)重点体会阿凡提的动作和语言。出示句子:阿凡提从裤腰上取下一个小钱袋,举到巴依耳朵旁边摇了几下,问巴依:“你听见钱袋里响亮的声音吗?”重点体会人物动作的含义,指导学生把提示语写具体。(5)理解帐是怎么算清的。出示句子:好,他吃了你饭菜的香味,我付给你钱的声音,咱们的帐算清了。练习:巴依故意;那么,阿凡提让巴依,所以帐算清了。点拨引导:阿凡提让巴依听到钱袋里的钱声,就像付了饭钱一样。板书:听钱声“付”(6)体会阿凡提想出的办法的巧妙之处。(板书:聪慧)3、课文延伸,故事续编。语言训练:阿凡提拉着穷人的手大摇大摆地走了,一路上,阿凡提和穷人会说些什么呢?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布置作业:学写人物的对话。2.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恳求”,“迫不及待”,“大摇大摆”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语的关键词语读出感情,注意人物语气。3、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4、能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朗读课文,从阿凡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2、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描红本、一个钱袋。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阿凡提的图片)板书:阿凡提生书空。2、板书课题。齐读。二、整体感知课文1、这篇课文中除了阿凡提,还出现了哪些人物?(沟通)板书:穷人巴依卡子2、初读课文,穷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啊?(板书:可怜)3、可怜的穷人和巴依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出示填空。巴依说穷人吃了他(),他要穷人()。于是穷人就请阿凡提帮忙。阿凡提用()付了饭钱,制服了巴依。4、那么这个故事中的饭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饭钱到底是指什么钱?指名回答。(板书:吃饭的香味)5、巴依不但逼穷人付吃香味的饭钱,而且还要去告穷人,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巴依?沟通(板书:可恶)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1、学习课文1-4节,理解重点词语。师:面对这样的巴依,穷人是怎么做的呢?(请阿凡提帮忙),那么,他是如何请阿凡提帮忙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的1-4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