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九下《曹刿论战》复习课教学案《曹刿论战》复习目的:1、积累《左传》有关的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字:字音、字形、通假字;词:课下注释中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句:主旨句、运用修辞的句子、课下注释中的句子)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4、会背诵、默写、翻译全文复习方法:知识整理法、自由背诵法、提咨询法、联想经历法复习过程:一、学生围绕目的自由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咨询,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提咨询。为下面答复以下咨询题做铺垫。二、老师出示做好的课件让学生答复,或齐答;或单人答复。以经历为主。三、老师课件的相关内容。(一)、文学常识积累:《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是时期所作。《左传》原名《》亦称《春秋左氏传》,是依照鲁史编写的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是一部()名著和名著。本文所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故又称长勺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你还明白哪些战役是以少胜多?答案:《左传•庄公十年》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编年史学文学赤壁之战、牧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城濮战役。(二)、字词句积累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曹刿()又何间焉()肉食者鄙()牺牲玉帛()小信未孚()登shì()而望吾视其zhé()乱夫战,勇气也()望其旗mǐ()答案:guìjiànbǐbófú轼辙fú靡重点字词解释。1、肉食者谋之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4、何以战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6、牺牲玉帛7、弗敢加也,必以信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10、必以情,忠之属也11、齐师败绩12、公将驰之13、登轼而望之14、下视其辙15、遂逐齐师16、既克,公咨询其故17、夫战,勇气也18、再而衰19、望其旗靡20、大国,难测也21、惧有伏焉22、彼竭我盈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2、参与;3、目光短浅;4、凭、靠;5、有“养”的意思;不;个人专有;6、指猪、牛、羊等;丝织品;7、虚报;实情;8、为人所服气;赐福、保佑;9、案件;即便;明察;10、以实情推断;尽力做好分内的事;11、大败;12、驱车(追逐);13、古代车子前面的痕迹;14、车轮轧出的痕迹;15、追逐、追击;16、已经;缘故、缘故;17、发语词,谈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18、第二次;19、倒下;20、揣测、可能;21、埋伏;22、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一词多义1、间: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时进而间进()又间令吴广()2、信:必以信()小信未孚()3、其:其乡人曰()吾视其辙乱()公咨询其故()答案:1、参与;夹杂;间或、偶尔;暗地里;2、实情;信誉;3、代曹刿;代齐军;代词,指打仗取胜;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擂鼓古今异义词1、肉食鄙,未能远谋()2、小大之狱()3、虽不能察()4、必以情()5、忠之属也()6、牺牲玉帛()7、再而衰()1、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品德低劣2、古义:案件;今义:监狱3、古义:即便;今义:尽管,转机关系的连词4、古义:以实情推断;今义:感情5、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6、古义:指猪、牛、羊等;今义:舍弃本人利益或为正义事业而献身7、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文言句式1、宾语前置句式:“何以战”等于“以何战”,译作:您靠什么作战?2、省略句式:“必以分人”等于“必以(之)分人”。译作: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译作: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击士兵们的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3、推断句式:夫战,勇气也。译作:作战,靠的是勇气重点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何以战?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5、小惠未徧,民弗从也。6、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9、忠之属也。能够一战。战则请从10、夫战,勇气也。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12、彼竭我盈,故克之答案:1、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