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l四年级上册7、蟋蟀的住宅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俭朴、单调、钳子、耐烦、宽阔。2.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师:“蟋蟀”两个字如何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明白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板书:蟋蟀的住宅二、初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模样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确实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师:(惊奇、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内心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我想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协助纠正读音。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俭朴、单调、耐烦、宽阔。2.讨论词义。联络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意找个地点就安排下来)(2)课文中谁喜爱“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爱“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二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15个词语,摘抄把蟋蟀当作人来写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适应。教学重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同学们,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大家所住的房子也越来越美丽了。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说说有关“住宅”的话题。(板书:住宅)谁来向大家夸一夸本人的住宅?(指名学生)说得真棒,看来你平时一定是一个擅长细心观察的小孩。如今有一位朋友想和大家比一比住宅。是谁呢?(板书:蟋蟀)齐读课题。读了课题,有没有什么咨询题提出来?学生质疑,师整理归纳。二、整体感知,处理咨询题1.生自读课文,理解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模样的,有什么特点。要求:读课文的同时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记号。2.随机检查自学情况。3.处理咨询题。①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点也把它叫住宅呢?(作者在这里采纳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②从哪些地点能够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住宅为什么能够算是“伟大的工程”?4.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样描写蟋蟀的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住宅特点的有关段落。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情况。①选择住址方面:排水优良,有平和的阳光,说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板书:选址)②住宅是什么模样的,找出有关词语。(提示采纳拟人的手法)③住宅的特点有哪些,找出有关段落和词语。(板书:特点)师小结,生齐读5.6两个自然段,感受一下蟋蟀住宅的特点。三、动手实践,稳固新知蟋蟀的住宅有这么多的特点,如今就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