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詹天佑》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的:1.养成读书的良好适应,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止”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缜密”、“藐视”造句。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理解先概括介绍,后详细表达的篇章构造。4.感受出色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时安排:3课时重点和难点:重点:詹天佑是怎么样克服修建京张铁路的困难的。难点:理解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特别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请一位同学依照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学生介绍)刚刚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依照上面的咨询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投影出示咨询题:(1)詹天佑是怎么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详细表达这件事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出色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详细写这件事。)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么样完成任务?(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决然接受了任务,开场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3)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二段:第2、3自然段。第三段:4—6自然段。第四段:第7自然段。)三.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考虑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依照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投影出示咨询题)3.请个别学生答复:(1)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帝国主义的阻止)怎么样阻止?“挟制”什么意思?(挟制: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容许本人的要求。)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容许他们的什么要求呢?(2)当地的情况怎么样?我们能够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能够看出“能在南口以北修建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不管如何完成不了如此的工程的。)(3)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么样谈论呢?假如是你,你会如何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如何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建成功)有谁能依照投影的提示,把这个咨询题连起来答复一遍,留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请2到3人答复)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4段。2、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重难点: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一、调理课堂气氛。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紧张。但是老师却特别紧张,谁能帮想个方法,能使我不紧张?(请个别学生答复)感谢同学们帮我想的方法,好了,如今我们能够开场了吗?二、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那么,詹天佑是怎么样修建京张铁路,给帝国留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3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