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绿色丰碑——一心为民的好书记谷文昌》心得体会一心为民的好支部书记从担任村干部那天起,我心里就想,为什么我一个普通村民,群众会相信我,政府会信任我,自己年龄已不小,能力也不大。对于这个问题自己思考了一翻,终于决心下了,既然群众信任,政府信任,为了村上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自己愿意扛起这个担子。考虑到一个村,一个家庭,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共同富起来才算富。于是便安下心来,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大市川村虽然名为小康村,但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贫困的状态,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人畜饮水问题,生产发展条件较差等等,都期待更好的发展和变化。现在的***村位于***的北部,东临碾子、西接兴隆、南通巴庙,北与XX县区五里坝镇接壤,地处边陲,交通闭塞。距观音镇政府15公里,距县城57公里,幅员13.9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南北狭长分布,最高海拔1580米,最低海拔940米。辖8个组610户2263人,总耕地3748亩,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粮食作物,盛产魔芋、天麻、茶叶、枣皮、杜仲等经济作物和中药材。是目前观音16个村最大的村。面对我村的发展,不管担子有多重,困难有多难。我一直以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升思想素质,增强工作能力,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加强自身修养,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尽职尽责、勤政为民,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掌握工作主动权,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我的心愿就是要把落后的村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先进村。多年来,通过大家艰苦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我村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支部”、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集体”、“先进支部”等等。为了带动老百姓改变老耕着方式,我们确定了以发展畜牧第1页共3页养殖和劳务输出为龙头经济的主导产业。成立了大市川村魔芋专业合作社,吸收会员190户养殖户参加,占农户的30%以上。2011年全村农户养殖户均7-9头,培育养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户。2011年全村生猪饲养量5735头,牛371头,羊874只。全年共出栏生猪2246头,牛201头,羊481只、家禽3500只。畜牧养殖业收入224万元,占全村收入的20%。为了实现党支部制定的目标。我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次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迎来了各种大小项目进入我村,不管是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是一年一个变化。老百姓说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首先争取上级投入资金98万元建成占地200平米和1800平米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改变了村办公场地落后的问题,硬化集镇道路1500米,投入7.2万元购买树苗5200余株、路灯6盏对村办公室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争取省复垦工程投入资金300万元对***、***两村基本农田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改善,修复堰渠4处2000余米,修复河堤8处2500余米。争取资金6.5万元新建跨河大桥一座。自2009年以来,全村累计易地搬迁122户,占总户数18.7%,共建沼气池387口,占全村总户数71%。建自来水供水工程2处,解决村集镇及村民居住密集区263户860人饮用水问题,全村95%以上的农户使用和饮用管道水。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和光纤电视信号,安装程控座机251部,占总户数45%,拥有移动手机的农户占80%以上,电视普及率96.8%,有33户农户拥有电脑。近些年来为百姓们改变了生产生活便利的条件,由原来人均纯收入1556元上升到8020元。作为一名基层村干部,为了全村的百姓求改变,要以身作则,多谋求发展,为他们多办实事,好事,不吃、拿、卡、要,不损害群众利益,决策讲民主,办事重民意,掌权为民,秉公办事,自身清正,不该拿的一分也不拿。说话办事才硬气,群众才信服自己。对特别贫困人员,要多去关心他,给他们出谋献计,有时看到这种人员,自己还要伸手帮他一把。自任村干部以来,是这样做的。所以,才有今天大市川村的发展,才有全体党员群众、村组干部支持我的工作,换来了今天大市川村第2页共3页村风好,群风好,班子团结好。当村干部,不是想到自己要争取去干、去当,就干得好的,不要想到当了村干部就高人一等,就想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