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4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4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4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新人教版执教:唐仁兰【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法家思想的特点。2、知道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和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基本时代特征。4、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析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自学(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1、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中国历史进入时期,这一时期分为和两个阶段。2、根本变化:(1)经济:和的出现并逐步推广,农工商业都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的确立。(2)政治: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和等新阶层。(3)军事:战争频繁,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为主,战国主要是战争。(4)文化:出现了“”局面,主张以法治国的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武器。(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时间国家改革者变法内容作用春秋齐国军事:经济:发展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增强了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鲁国初税亩经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战国魏国经济:“”,发展农业;推行使魏国在战国七雄中,为各国改革树立了榜“”,保护小农经济法制:制定《》,加强法制样。楚国政治:,改变分封制,三代以后收回爵禄;强令,变相没收其土地;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严格吏治禁止私门请托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战国中的强国。其它诸侯齐国改革;赵国改革;韩国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1、不利形势:偏居,比中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要落后;的改革,使得秦国的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变。2、有利条件:权力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减弱;被秦国公众认同;民风质朴,精神充斥。3、历史机遇: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势力削弱;中原地区众多士人游说,追求建功立业的机会。4、秦孝公求贤若渴。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探究1、分析理解社会变化新气象中的“新”字,归纳时代特征经济(大发展)——(根本原因)政治(大变革)——(政治呼声)军事(大动荡)——(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直接推动力)思想——(意识形态的推动)。2、在战国时代的诸多改革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请从秦国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结合19页学思之窗回答“兵家和法家都重视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和战胜攻取有什么关系?”(1)原因:。(2)关系:。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请回答:(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3)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的原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学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