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对策措施该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方式。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有:1、工作过程中工件未夹牢固;2、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3、抛丸打磨过程中的物屑飞溅;防护装置失效;4、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6、设备故障;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物体打击对策措施1、对可能发生物体打击区域架设防护装置。2、给作业人员发放了劳动防护用品。工人基本能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3、生产车间,班组建立了安全监督员,并能履行职责4、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和班组开展安全活动5、工件物料运输,堆放建立了安全措施6、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学习7、车间人员安全通道设有标示8、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测,避免超期运载和带故障工作。9、应定期对行机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及时清除杂物。10、钢丝绳、吊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有损害迹象的,及时进行检修。11、在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12、所有空中悬链,凡悬挂工件的或不悬挂工件但有吊钩第1页共9页的,应在悬链上装设桥式安全网。13、运输链的运输速度大于0.3m/s时,应装设有安全防护网;速度小于0.3m/s时,在运输链掉头处、转向处设安全防护网。14、空中悬链系统设置桥式网,设置维修平台,采取二次保护。第二篇。物体打击应急措施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第2页共9页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