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遗址遗迹调研报告XX县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朱良杜永顺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经XX省苏区县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湘鄂川黔苏区县,是一片浸透烈士鲜血的红色土地和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任弼时、贺龙、王震、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反围剿的革命运动,创建以永顺塔卧为中心的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尤其是在1934年11月到1935年12月一年多时期,根据地革命烈火熊熊,达到鼎盛,留下了大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斗争中,XX县区约8万人参加、支援红军,1.1万人牺牲或遇难,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塔卧因此被称“红都”“江南延安”。解放前后,为剿灭湘西匪患,解放军第47军141师转战大湘西,在永顺境内留下系列剿匪战斗遗址遗迹。此后,湘西儿女踊跃参加志愿军,为抗美援朝书写了辉煌战绩。可以说,在永顺这片红色热土,沉淀了太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树立了无限崇高的革命精神与人文情怀,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今天,加强对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既有利于继承革命传统与精神,又有利于县域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成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一、做好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革命遗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珍贵记忆,是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教材,也是开发红色旅游事业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经大力发掘、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分布全县的革命遗址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红色旅游,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培育红色品牌,弘扬红色文化,使其成为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全县文化建设新的跨越。这有利于加强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青少第1页共9页年思想道德素质保护、修缮好革命遗址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当前亟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所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从而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坎里;这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是“固化”的党史和革命史,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凝聚着深刻的内涵,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然而,在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中,某些革命遗址遗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正在消失,不能客观真实反映党的革命活动,丧失了宝贵的历史价值,必须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开发。二、XX县区革命遗址遗迹概况据20XX年XX县区文物局普查公布,全县共有23处革命遗址遗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万坪大战指挥部旧址、谢家祠堂红军标语、永保县革命委员会旧址、郭亮县革命委员会旧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碑、五连洞剿匪战斗遗址列入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万坪大战战场遗址、红军医院、苏维埃城市区政府、苏维埃龙寨区政府、上坪红军标语、下坪红军标语、红军兵工厂、中共永保县委会、永顺军分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革命烈士纪念碑、红二六军团会议旧址、麻料溪红军洞、塔卧红军碉楼遗址、十万坪大战革命烈士纪念碑、五伦剿匪标语、李昌故居等16处革命遗址遗迹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20XX年XX县区史志办、民政局老区办联合调查资料统计,在永顺境内红军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剿匪战斗遗址遗迹共40余处,有记载的零散烈士墓葬、革命烈士故居、群众支援革命活动场地旧址等数百处,有待抢救性挖掘与保护的遗址遗迹众多。此外,民间流传着赶写的革命故事、人物事迹,均可搜寻挖掘出特有的历史价值。据此足以判断,XX县区革命遗址遗迹资源是丰富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潜力是巨大的。三、XX县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概述近年来,XX县区委、县政府重视做好革命遗址保护修缮,第2页共9页加大开发利用,挖掘革命遗址遗迹潜在价值。近年,永顺围绕这一中心,集中做了如下工作并取得相关成绩。(一)做好常规保护。近年来,县委、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