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总复习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一体化教学案编号: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如:A2(g)十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时:①外部条件不变时A2,B2.AB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以及分子数之比均不变;A2、B2的转化率不变.②A2和B2生成AB的速率与AB分解的速率相等;单位时间内,A2、B2生成AB的分子数与AB分解的分子数相等.(v(正)=v(逆))③温度一定时,体系中各物质、物质的浓度不变;体系的颜色也不变.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如:A(g)+3B(g)2Z(g)达到平衡状态时,除上述三条标志外,还有:④外界条件不变时,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压强、总物质的量、密度等不变.例2(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气)+2Y(气)2Z(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例3(2002年高考河南卷)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内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例4.(2005年高考广东卷)对可逆反应4NH3(g)+5O2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例5.(2003年高考上海卷)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D.v正(N2)=3v逆(H2)课题:化学限度第二节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1目标要求完成情况授课时间2007-12-16考纲要求: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等效平衡原理.2.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其中勒夏特列原理在各类平衡(化学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中的应用.3.用图象表达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化学平衡的移动.掌握执笔教师:孟德富把关教师:理解审批领导:考点预览:考点1可逆反应考点2化学平衡的概念、特征及判断考点3等效平衡原理及规律考点4关于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拾遗与订正:知识再现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这类反应的特点是2.在一定条件下,将0.1molCO和0.1molH2O(g)通人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生成物的浓度,逆反应速率(2)反应进行中: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生成物的浓度,逆反应速率。(3)到某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此时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也,此时称该反应达到了。(4)画出这一过程中的v~t图(即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5)若在相同条件下,将0.lmolCO2和0.1molH2通人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的组成及各组分物质的量和上面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的组成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有什么关系?(填“相同”或“不同”),这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填“有关”或“无关”)。3.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差用△n表示,则:(1)当△n0(填“=”或“≠”),压强变化时化学平衡不移动。(2)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n0(填“=”“>”或“<”)。4.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以下特征:(1)逆:即(2)等:即,(3)动:即(4)定:即(5)变:即。考点1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同一条件”“同时双向进行”“若无特殊措施,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不能消耗完毕”是其特点。例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