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村大排查大接访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建立健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长效机制为抓手,着力排查化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苗头隐患,着力控制和解决群众越级上访和非正常上访、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党的“十八”胜利召开和我街道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四大强区”目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标任务是。成立以王财宝同志为组长的工作领导组。工作组通过进村入户,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群众反映问题当下解决,源头上预防信访突出问题发生”的目标,进一步健全信访稳定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长治久安。二、组织领导西关村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领导组组长:王财宝(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副组长:尚天佑(党总支副书记)成贵生(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副主任)苏铁芳(党总支副书记兼村委委员)成员:王志刚苏光宏张志勇高林海霍耀国魏安禄三、工作步骤本次活动从20XX年3月5日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一)准备动员(3月5日至3月10日)1、成立领导机构。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总体部署,组第1页共12页建我村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领导组。2、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我村具体实际,明确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3、召开动员大会。邀请街道下乡干部、工作组成员与“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共同动员会议。党支部(总支)书记作动员报告、安排部署工作,驻村工作组组长讲话。会议之后,工作组要立即开展工作,向群众公布组成人员名单、联系电话、办公地点、接访时间。(二)组织实施(3月10日至11月30日)第一阶段:排查摸底(3月5日至3月31日)1、排查范围。包括各种信访突出问题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和苗头隐患;非正常上访、集体上访的重点人群、挑头人物、幕后组织策划者、串联人员等。2、排查重点。一是村委换届后的遗留问题;二是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问题;四是特殊人群包括退复军人、农机员、民办教师、电影放映员等具有部门和行业特点的群众上访事件。六是共性问题和随机问题包括打架斗殴、交通肇事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最后是无理取闹、缠访闹访的问题。3、登记建档。对已掌握的信访案件和新排查出来的隐患要逐件登记,注明诱因、时间、地点、单位、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事态发展预测、工作预案等要素,逐人逐案建立台帐。分类梳理后进行汇总。在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实行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和信访形势“日研判”机制,及时上报工作情况。第二阶段:接待化解(4月1日至9月30日)1、转段动员。在第一阶段结束后,向街道党工委提出转段申请,经驻村工作组组长签字并报街道活动领导组办公室批准后,召开转段动员会议,对第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安排部署第二阶段工作。转段动员会议要于4月2日前召开。2、分解任务,领导包案。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要落实包案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重点信访案件,由街道领导包案,采取“一第2页共12页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五个一”调处化解措施;对重点教育对象,逐人落实“包情况掌握、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的“五包”责任制。3、公开接访,案情研判。驻村工作组组长、农村“两委”干部是接访活动的主体。要坚持街道、村两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加大领导干部接访的频率和密度,保证群众来访有领导接待。农村党组织要做到信访接待全天候、党员联系群众全覆盖。接访活动中接谈的信访事项,要逐人逐案严格登记并落实包案处理责任单位,对初信初访事项要严格实行首办负责制。同时,要把定点接访与重点约访、带案下访、专题接访、基层巡访相结合,深入走访群众,听取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