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总结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1.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2.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程朱理学”是宋代理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明朝中叶王守仁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4.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题(2016·课标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题规范一明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二抓关键: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的原因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排除B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排除C项“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正确D项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C解题技巧材料型选择题1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2注意每段材料的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3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判断。4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