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案【条目解析】1.“一国两制”的构想基本内容: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主要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台湾问题。创设过程(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容方针: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2)1981年9月叶剑英谈话《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即九条方针)提出合作: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4)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2.香港、澳门的回归香港的回归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态度: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不承认三个条约,声明适当时机收回主权。目的:对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收回香港的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1997年6月30日到7月1日凌晨,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的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1)重大事件: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2)标志着新纪元:标志者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3)标志着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4)提供新的范例:为国际社会一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台湾问题的由来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10月25日,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回到祖国怀抱。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通过人民解放战争,蒋介石败逃台湾,形成台湾问题。因此台湾问题是内战的结果,属于中国内政,与港澳问题不同,港澳问题属于外交问题。两岸关系的进展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1980年后的民间交往:坚冰逐步被打破,到内地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三通限制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政治意义的接触:“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会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1995年江泽民讲话《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地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两岸关系的现状好的方面:大陆与台湾结束了长期隔绝的局面,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交流蓬勃发展起来;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外国反华势力;中国政府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伟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叶剑英2.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时,双方领导人分别是()A.邓小平、撒切尔夫人B.叶剑英、撒切尔夫人C.邓小平、布莱尔D.江泽民、撒切尔夫人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分别是在()A.1997年、1999年B.1998年、1999年C.1999年、2000年D.1998年、2000年4.香港回到伟大祖国的怀抱①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③香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④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5.下列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B.港澳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D.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6.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的本质不同在于()A.属于历史问题B.属于政党问题C.属于外交问题D.属于中国内政问题7.下列关于“九二共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成“九二共识”的时间是在1992年B.当时达成“九二共识”的双方是大陆海峡两岸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