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第17课走向整体的世界◆世界走向整体的趋势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与冲突。■电气时代的来临■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这些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条件。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从1870年起,爱迪生开始研制电灯,十余年中,与助手试验了1600种不同学习思考对两次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影响,国内外史学界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两次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各领域的面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史无前例的积极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工业社会具有高度的能动性,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受到加速废弃的威胁;工业革命本质上是建立在利用不可再生的无生命能源基础上的,它的枯竭意味着人类将回复到农业活动水平上去,从而面临生活水平极大而痛苦的下降;工业革命的残余物正迅速地污染环境、妨碍生态平衡,甚至破坏人类的遗传;工业革命还带来人口爆炸,它一方面加速能源消耗、恶化生态环境,从而使社会发展停滞,另一方面会使地球生态更加失衡,导致灾难性的生态危机。因此,这一派学者认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保证工业革命的物质效果将产生好的结局,不能完全排除工业革命最终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可能性。的耐热材料和6000种植物纤维,终于发明了钨丝灯泡。以后,他又改进了贝尔发明的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发明了留声机,并与乔治·伊斯曼共同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电作为新能源逐步应用于工业、照明及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开辟了电气时代。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23.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占动力总数的30.6%。1870年,美国几乎没有电气设备工业;9年以后,电气设备工厂生产了价值190万美元的产品;1890年,电气产品价值高达2180万美元。电气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钢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钢作为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方面的新材料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同时,近代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发展起来,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新兴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推动了农业的变革,为农业提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化学肥料、农药和电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产生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确立了职业经理阶层的权力,职业经理只对公司的股东负责。公司内部的生产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也发生变化。1863年,纽约股票交易所建立。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此后,崛起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巨型企业”,如美国钢铁公司等。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类别时间国家发明者发明成果备注能源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1875年法国巴黎北火车站电厂建成第一座发电厂1882年9美国爱迪生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第一座中心发电厂知识链接纽约证券交易所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1792年建于华尔街,1863年命名为现名。该交易所现在每天平均交易股票2OO0多种,入场交易人数达3OOO人。其行情变化被视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月1884年英国帕森斯多级式汽轮机交通1885年德国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最早的汽车1879年德国世界上第一台电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