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战争后,列强的①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②民间办厂的限制。2.概况:到③19世纪末,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提升,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④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知识点二短暂的春天1.背景(1)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2)“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⑥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地推动。(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⑦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1912~1919年,⑧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3.结局:⑨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迅速萧条。知识点三曲折的发展1.较快的发展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了⑪较快的发展。2.遭受打击时期(1)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被日军毁坏和吞并。(2)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⑫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使⑬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民族资本日益⑭萎缩。3.萎缩时期:抗战胜利后为发动内战,蒋介石与美国签订《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原材料昂贵、产品滞销,导致民族工业陷入⑯绝境,工厂纷纷倒闭。民族资本主义的阻碍因素及启示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主题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材料一:(1899年)荣德生读了好久《美国十大富豪传》。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材料二:荣氏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请分析:1.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荣氏兄弟具有怎样的精神?2.简述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其他有利条件。3.荣氏兄弟抓住了什么时机?4.材料三说明什么问题?提示:1.目的:实业致富,使国家强大。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有利时机。4.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②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s\up17(要点1: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提示:列强的经济侵略,一方面对中国的民族资本阻碍和压制;另一方面,又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列强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市场条件。要点2:什么是实业救国?提示: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它主张通过创办资本主义近代厂矿企业发展社会经济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它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挤压,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点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提示:(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侧重于轻工业,重工业方面基础极为薄弱,造成了工业结构极不平衡,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4)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的比重较大。(5)发展速度极不均衡,但整体上发展曲折。[例1]如图是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A.轻重工业按比例协调发展B.轻重工业资本薄弱C.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D.轻重工业地区分布不合理[解析]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