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一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学案人民版选修1清单一明治维新前的经济状况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1.原因幕府末期,生产力提高,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表现(1)形成了以大阪、江户、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2)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所发展。3.影响(1)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农村出现农村商人和新兴地主。(2)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少数人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人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3)18世纪末,各地大名开始负债度日,允许商人购买武士头衔,新兴阶层出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瓦解了幕府封建统治赖以生存的封建领主经济,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幕府的统治日益不满,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幕府统治面临危机。清单二明治维新前的政治状况人民的抗争与佩里叩关1.人民的抗争(1)农民的反抗:农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到残酷剥削,生活在死亡线上,农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大盐平八郎起义:①概况:大盐平八郎动员农民在大阪仓促起事,因寡不敌众而失败。②影响:暴露了幕府政权的腐朽和无能,幕府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各地纷纷效仿,幕府的封建统治摇摇欲坠。(3)大名的挑战:①代表:萨摩、长州等地的大名。②措施:积极镇压农民起义;展开激烈的权力角逐。(4)天皇要求权力:被称为“京都囚徒”的天皇不甘大权旁落,也利用反幕府的力量来恢复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幕府改革前后,一些藩在中下级武士参与和领导下,以整顿财政和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藩政改革基本上取得成功,为日后的倒幕运动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2.佩里叩关(1)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殖民扩张。(2)概况:①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率领舰队抵达江户湾的浦贺港。②佩里派部下与日本当局交涉,要求日本接受美国总统的国书。③以强硬的态度谴责幕府过去的政策。(3)结果:1854年3月,幕府被迫与美国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接受了美国的开港要求。(4)影响:①叩开了日本大门,对日本产生巨大冲击,日本彻底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态。②日本日益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国家主权受到损害,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佩里叩关,也称“黑船事件”,其结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的要求,也成为日本寻求变革,向西方学习赶上世界潮流的直接动因,成为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催化剂。清单三明治维新的准备倒幕运动1.原因(1)日本濒临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的境地。(2)日本国内出现了“开国”与“攘夷”的争论,攘夷论日益风靡全国,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3)幕府政权极力镇压国内人民的起义,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2.导火线“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实现“雄藩合议、改革幕政”的幻想。3.概况(1)主体: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2)结盟:长州藩和萨摩藩的大名结成军事同盟。(3)奉还大政:幕府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4)“王政复古”:倒幕派宣布废除幕府体制,新成立的天皇政府为唯一的合法政府。(5)倒幕战争:通过1868年的鸟羽、伏见之战,倒幕军队大获全胜。4.结果德川庆喜投降,倒幕派摧毁了幕府政权,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将江户改为东京。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资产阶级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领导倒幕运动,而中下级武士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成为革新力量,并作为主力领导了这场倒幕运动;这就直接决定了倒幕运动后进行的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中下级武士虽然担负领导民主革命的任务,但并没有演化为资产阶级。探究点一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史料探究]材料一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得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太宰春台《经济录拾遗》(1)材料一中“诸侯”与“富商”之间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显示了日本什么样的经济现象?[答案]关系:诸侯对富商卑躬屈膝,对商人有一定的依赖性。现象:日本的工商业得到发展,商人地位提高,社会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材料二日本“武士中...